职Q社区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去年年初入职一家小公司,到了五月份公司倒闭,到7月份入职最近的一家单位,今年3月份离开。直到最近面试,HR觉得我稳定性不够,每家公司待得太短。”
其实,大多时候并非我们自身稳定差,而是客观原因导致了“不稳定”的结果。
职场上,既然客观经历无法改变,那如何让HR觉得你“稳定”,成为格外重要的环节。
1. 频繁跳槽,对职业路径理解不深
微博上有个网友说,自己不到一年时间就换了四份工作,每家公司待的时间都不长,因为他找工作只看薪资,一旦东家给的薪资不满意,他就会想方设法辞职。
职场上,有些人总会在短时间内频繁换工作,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当再次面试时,面试官会认为这些人对自身的职业路径不够清晰,稳定性有待提升。
面试时,HR一定会关注面试者对个人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并以此判断他们是否能长期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一个员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如果一个人频繁跳槽,那么很多时候也是对自己职业路径的理解层度不够,对于个人成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这时候HR便需要充分考虑面试者是否对职业路径有独特的思考,“稳定性”是否良好,这样才能避免公司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流失。
2. 离职原因含糊,工作动机难以揣摩
高中同学小张性格内向,普通本科毕业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团队入职早而且有能力优秀的同事在带队,自己的才能没办法施展。
有一次,小张因为项目的事情和前同事闹僵,因心里不爽,想着尽快离职换一个工作环境。
新工作面试时,面试官问到离职原因,他却含糊其辞,只说待着不舒服,想换个环境。
他不好意思说出真实的离职原因,只说寻找新工作就是想着换个环境,但这却不足以说服HR,被问及动机时,一时竟犯了难。
这种不确定的离职原因,会让HR觉得你可能难以相处,没有面试的诚意,这也会导致HR认定你“稳定性”差,最终不予录取。
3. 面试者对岗位了解度低,多次试错寻求工作
很多人认为,通过试错,我们得以知道不同事物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利用大量的面试来试错,会极大地降低录用率,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本科毕业学妹已经找工作很久了,但是却一直没找到心仪工作。详细聊了会儿才发现,她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是疯狂投简历,然后直接去面试。
面试前,她也不会去深入了解岗位的需求以及岗位具体的工作,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海投简历,不间断面试,却一问三不知,成功录用的概率自然会很小。因为面试更多是以质优先,而非凭量取胜。
许多面试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对面试岗位了解甚少。这种没有目标、对岗位知之甚少的面试,在HR看来 “稳定性”自然低于他人。
1. 内归因坦白离职原因
离职寻找新工作时,离职原因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社会调查显示,HR偏爱那些能从自身找问题的面试者,因为他们懂得反思,个性不张扬,和直接上级、同事和下级的关系会更融洽。
因此,坦白离职原因时,可以从内归因上找问题,即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并谈及此次经验和教训,倘若面试成功,在新岗位自己会加以改正,能保证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此,在同批的竞争求职者中,自己已经占据诚实的个性优势。HR也会偏爱那些入职后能与同事沟通顺畅,形成融洽关系的求职者。
2. 陈述选择岗位理由
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多讲述选择岗位的原因,以此来提升自己和岗位的匹配度,同时也能彰显自身工作的优势。
人尽其岗,人岗匹配,其实就是门当户对。你需要让HR认为你对岗位有自己的理解,才能胜任工作。
求职者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讲述你选择这个岗位的理由:了解岗位、适应岗位、胜任岗位。
了解岗位即先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性格缺点、兴趣爱好,扬长避短。然后根据自身求职动机,谈及为什么选择岗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自己薪资待遇要求等等,会让HR对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适配岗位,就是从各渠道搜集应聘岗位的信息,多方面地了解岗位需求,适应岗位。通过匹配性的阐述,让面试官知道自己有哪些相关知识、能力和证书等。
最后就是胜任岗位,此时面试者需要表明工作态度,明确表示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如此,通过岗位适配性,便能增加自身竞争优势。
3. 重点阐述公司意向度
求职类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面试者吴茂华名校就读,履历丰富,面试时因为他自身能力优秀,加上面试经验丰富,一下子就吸引了董明珠的注意。
在面试格力的实习生时,他知道董明珠一直在致力于发展和传播中国制造。所以,在谈到自己为什么想要到格力来实习的时候,吴茂华精准地打到了这个点。
他表示会留在企业,做一名参与者,参与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宏伟计划中,所以制造业是他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他谈到的"实业"、"品牌出海、品牌出海2.0——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些理念实际上都是董明珠这些年来一直主张的、倡导的,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对公司的意向度,也加强了他与公司的粘度。
一个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主动选择他们的面试者,这是不变的道理。
所以,如若你明确表示了对企业的意向,注意与目标公司的相关性和黏度,多表达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相关的看法,会更容易获得面试官的好感与关注。
最后,一个人的稳定性,其实不仅和员工自身相关,和企业本身的规划与发展也有很大关系。职场人应该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个人的成长规划上,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大趋势发展中,自然能搭上企业发展的大船,稳步前行。
532
2020-01-06
2379
2021-08-18
7911
2023-08-23
8309
2021-07-09
416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