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工程师职场资讯 > 第一建闻!商务部:严控房地产开发商分割建成商业项目产权销售行为

第一建闻!商务部:严控房地产开发商分割建成商业项目产权销售行为

微信图片_20210814160854.jpg

导言:introduction


城市商圈是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为适应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需要,加快推进“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更好地指导各地分层分类、因地制宜优化城市商业布局,促进形成定位准确、分工合理、特色鲜明、适度均衡的多层级城市商圈布局,提升居民消费品质,8月11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研究起草了《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微信图片_20210814160854.jpg


据《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了解,《指南》规定了城市商圈建设的总体要求、规划布局、业态配置、环境建设、管理运营等内容,适用于指导地级以上城市商圈发展。


《指南》明确,城市商圏主要指在城市一定经济区域内,由若干个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设施构成商业集聚区,并以商业集聚区为中心 向周边扩展,具有一定消费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商圈,包含核心商圈、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


总体要求方面,《指南》提出,坚持优化存量。将城市商圈更新改造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立足现有城市商圈基础,着力优化存量,盘活闲置商业资源。遵循商业发展规律,防止求大求高,避免大拆大建,做到商业环境与城市功能、居住环境相协调,业态发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


规划布局要求上,《指南》明确,按照城市相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城市规模、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消费层次等因素,编制城市商圈总体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业态结构和发展规模,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层级商圈占地面积、辐射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要求、业态配置、消防设施等建设标准。


核心商圏。根据城市规模,结合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特点,科学确定城市核心商圈数量和规模,推动核心商圈更新改造,优化商圈网络布局。优化商圈内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等商业资源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功能定位,增强文化展览、休闲娱乐等体验功能,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体系。部分商圈可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建立互联互通的地下商业空间,串联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和商业街区,形成立体化商业空间布局。


社区商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造提升既有社区商业配套,高标准打造新建社区商圈,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既有社区。充分利用传统菜市场等存量商业网点,采取闲置厂房、仓库、公有物业划拨等方式,引进现代市场规划和运营企业对其进行改造,引导商业网点在特定区域聚集。对于用房用地不足的已建社区,按照分布式社区商圈模式, 配置完善商业业态,以信息化手段联通商业资源。


2.新建社区。坚持相对集中建设原则,根据社区用地规模、周边商业状况、不同半径范围内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社区商圈开发规模和布点方式。在大型新建居住区按照生活圈理念,结合公共交通枢纽设置社区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等。


环境建设要求上,《指南》明确进行智慧建设。因地制宜、按需施策,稳妥推进智慧商圈建设。有条件的城市可开展智慧商圈建设试点示范,加强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丰富智能化场景应用。建设商圈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消费互动和运行监测,规范采集客流、 车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定期发布商圈客流、业态、品牌分析报告,为商家精准营销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管理运营要求方面,《指南》提出强化约束规范。编制城市相关规划要与商业网点布局有机衔接,明确商业网点用地的空间位置、建设规模、使用性质以及建设要求等规划条件。加强对商业项目建成后产权分割的控制,严控房地产开发商分割产权销售行为。对社区商业项目进行实时优化和动态调整,坚决制止和纠正不按规定建设配套商业设施、随意改变配套商业用房规划用途 性质的行为。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