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亚洲首间国际级视觉文化博物馆M+,日前(11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M+博物馆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海滨,气势磅礴,其横向的基座平台和外形修长的纵向大楼组成一个倒转的 “T” 字,外观格外别出心裁。面朝维港的外墙装有LED屏幕,可展出艺术家的流动影像作品,让公众时刻能与视觉艺术文化来一场精妙绝伦的对话。M+博物馆大楼独特且鲜明的形象,使它在香港乃至世界都备受瞩目,称其为香港全新地标级建筑也是当之无愧。
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中的重要一环,M+博物馆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上还是在资源配置上,都被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13年,瑞士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在M+建筑国际设计比赛中,获评委一致认可,当选成为M+大楼的建筑顾问。其后他们与本地建筑师事务所TFP Farrells、奥雅纳合作设计,完成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建筑方案。
M+博物馆设计上有何巧思?
M+大楼由宽广的横向基座平台和线条修长壮丽的纵向大楼组成,外观简约典雅,恢弘大气。博物馆内部,则构建了一个没有立柱的开阔空间,实现多元灵活的组合。馆内处处藏着设计巧思,读者朋友们跟随着我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地下大堂
来到地下大堂,可以看到M+博物馆在材料上选用的是坚固的混凝土和陶瓦以及竹制家具,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贯穿整个博物馆。地下大堂是博物馆中央的集合点,这里是设计师为M+量身定制的空间,大楼两边的天窗,美丽的自然光会通过天窗进入这个开放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馆内可以如此通透明亮。
潜空间
自然光透过地下大堂的天窗,一路引到潜空间。潜空间是建筑师在筹划时发掘出的潜藏之地,它沿地下机场快线地铁隧道建造而成。在博物馆的地底,东涌线和机场快线地铁隧道成对角线横跨,这对建筑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得益于建筑师的匠心独运,用混凝土外壳覆盖行车隧道,巧妙地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洞穴般的展览空间。
如果你觉得清水混凝土和外露的承重结构会跟这座艺术大楼格格不入,那可以告诉你,你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在建筑师的精妙处理下,这些不仅没有与这座艺术大楼产生丝毫冲突,反而让大楼保持其工业风格,彼此相得益彰。
这也印证了Herzog & de Meuron的观点:建筑的设计不仅能回应四周的环境,更要与之相辅相成……
巨型桁架结构
由于建筑师在地下机场快线隧道上塑造了潜空间,为确保地下机场快线铁路隧道不会承受任何负担,M+大楼采用了五个高强度巨型桁架组成的大型结构系统支撑,以分担大楼的重量。这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成功构建出一个没有立柱的开阔空间,使M+大楼的内部实现多种空间的灵活组合,为展览提供多种观赏角度。而这些弦桁架分散在博物馆不同角落,为本来直线性的空间结构增添动感与张力。可以说,M+大楼内没有一处的设计是无用功,处处都透着设计师的心思。
陶瓦保护层
M+大楼借鉴了中国传统屋顶制作的釉面瓷砖,幕墙和地下大堂的不同部分都装有陶瓦保护层,这些保护层由独特材料制成,使建筑物能抵御长期的热力、湿度、风力侵蚀的影响。在香港,一般商业建筑都会用到玻璃、钢、铝或其他金属,设计师为了突破这种常规模式,尝试另辟蹊径。
在亚洲地区,陶瓷的应用源远流长,是建造庙宇、屋顶的常用物料,耐用且美观,形状也千变万化。受此启发,建筑师决定采用陶瓷作为建筑物料。建筑师认为,M+大楼不应只是扎根于土地,更要扎根于文化,将亚洲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融入M+。
在高楼林立的维多利亚港,M+博物馆大楼脱颖而出,给公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事实上,M+博物馆从大楼设计开始,就已经将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与人邂逅,它重新定义了香港的城市景观与风貌,呈现出香港设计艺术所蕴含的独特而多元的文化基因与魅力。
听完M+背后的故事,读者朋友们是否也像小编一样忍不住啧啧称奇呢?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和见解的话,欢迎到评论区一起交流。
7047
2024-05-19
7059
2024-01-30
7022
2024-03-15
1267
2023-05-24
413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