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进入100天倒计时,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完工,承担开闭幕式场馆“鸟巢”的升级改造也已收官。自2017年3月31日,北京市下达冬奥工程建设“开工令”,数万名冬奥建设者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冬奥建设精神,投入到场馆建设中。今天,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建设任务。此时此刻,本报开设“北京冬奥工程建设巡礼”专栏,回眸四年多的日日夜夜,再现建设者的风采……
国家速滑馆,又名“冰丝带”,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运动场馆,将有14枚奥运金牌在此诞生。自筹建之日起,因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8年1月16日,这是一个载入北京城建集团史册的日子,这个曾经建造过“鸟巢”、国家体育馆等夏奥代表性场馆的企业,以联合体身份中标了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项目。
双奥之企,使命必达。对标“鸟巢”,超越“鸟巢”,这是进场第一天,北京城建就为“冰丝带”定下的建筑标准。历经三年建设,项目团队以敢为人先的担当、只争朝夕的实干、善于突破的智造,精心编织“冰丝带”,续写奥运建筑传奇,奉献出一座见证中国发展、彰显城建力量的时代丰碑。
国产创新 中国“智”造高钒索
“以前都是使用进口索,使用国产索还得担风险,何必呢?”“国外供应商追着向你卖索,干嘛不买现成的,费这么大劲呢?”2018年1月,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时任北京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李久林提出在国家速滑馆索网施工中应用国产高钒密闭索的主张时,外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在大家看来,使用国产高钒密闭索风险大且非必要。国产高钒密闭索从未在建筑领域应用过,更何况是要应用到国家速滑馆这一重大工程中。李久林却明白,这一想法不是贸然的决定。此前,国内工程建设中应用的高钒密闭索长期依赖进口,价格高,加工、通关所导致的供货时间不可控,往往受制于人。
“生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有技术储备,缺的是验证国产索可行性的载体,就看谁肯迈出第一步。”在李久林看来,生逢伟大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就得扛起责任、担起风险,国家速滑馆要为中国“智”造提出中国方案,“冰丝带”就要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在推动高端材料国产化情怀的驱使下,李久林和他们团队拿出当年攻克“鸟巢”国产Q460钢材时的气魄,把国内能够生产高钒密闭索的顶级厂家全部考察了个遍。在对国产高钒密闭索应用历史、技术能力等进行摸底过程中发现,随着国内加工高钒密闭索的渐进发展,只要能做出索体外层的Z型钢丝,就能破解高钒密闭索国产化的瓶颈。
把准痛点,精准出击。优化Z型钢丝拉丝技术指标、攻关拉丝模具……项目团队与河北巨力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仅用3个月便突破核心瓶颈,研制出第一根试制索。对试制索开展弹性模量试验、静载破断试验、索夹滑移试验、Z型钢丝特性相关试验等,还专门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对钢索加工的每道工序进行平行检验,验证了国产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控制索体成型质量,在进行钢索加工时,项目部派专人驻厂,从原钢来源,到Z型钢丝拉丝全过程,到最终的索体成型等进行全过程监督,最终总长20450米的钢索全部一次成型。
从2018年10月21日第一车高钒密闭索运入施工现场,到2019年3月19日索网张拉完成,敢为人先的担当和尝试使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大型场馆中成功首次应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巨大的“天幕”在国家速滑馆上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技术国产的一小步,成为了行业跨越的一大步。三亚亚沙会体育场等国内各大工程纷纷“效仿”速滑馆,陆续应用上国产高钒密闭索,彻底打破高钒密闭索国际市场垄断,进口索垄断优势不再、价格开始下降,国内高端材料行业再一次实现“并跑”。
国匠担当 打造冬奥质量
“你们几个年轻人跟我上屋面,其他人员分三组到二层、地下查看漏雨情况!”2020年8月,北京的雨水比往年多了许多,为了彻底解决幕墙和屋面体系漏水问题,国家速滑馆项目经理李少华正带领团队到现场各处查看漏点,以精精益求精的态度,誓要以“冬奥速度”“冬奥质量”将国家速滑馆打造成为“冬奥标杆”!
国家速滑馆的屋面、幕墙结构极其复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索网屋盖,二层以上外幕墙为天坛轮廓造型,整体曲面形幕墙剖面由“五凹四凸”曲面幕墙、8块平板玻璃构成“天坛形”,外侧为小半径“冰丝带”。幕墙及屋面 复杂的结构体系,对项目团队从前期策划到实际施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经过反复试验,项目团队摒弃了最初选定的TPO材质的防水材料,把目标瞄向了变形适应性强的EPDM材质防水材料。EPDM防水材料行业应用度底,到底能不能适应索网变形?是用国产材料还是进口材料?从2018年12月到次年8月,两万次的拉伸仿真“实验”给出了答案。“通过仿真计算,屋面9厘米的缝隙最大变形是2厘米,我们选取5厘米宽、9厘米长的防水材料拉长2厘米,循环往复做了2万次来回拉伸实验,观察材料是塑性变形还是弹性变形。”BIM负责人苏李渊说。紧接着,项目部又选取3个厂家制作1:1的实体样板放到施工现场,观察其在经历风吹日晒后的性能,在经过近2个月的现场试验后,最终确定了防水体系和做法,为屋面体系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12月底,国家速滑馆实现了封顶封围,多次试验的成果到底能不能禁得起实践的考验,答卷要在2020年的汛季交出。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险些打乱了国家速滑馆施工的节奏。在国家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保障下,项目团队迅速调整,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北京市重点工程中,也位于率先复工的前列。装饰装修、冰面施工,这些都要求在施工高峰期的雨季场内不能漏雨。
“2020年的雨天好像异常的多,一星期内几场大暴雨连着下,找完漏点后想要施工都得挑晴天,天气因素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李少华后来回忆起那个夏天,对大暴雨的天气尤为印象深刻。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经过暴雨的实战,才能更好地找出屋面和幕墙的漏点,在完工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每一次暴雨来临,李少华就会带上技术、工程的青年骨干到屋面和现场巡查,他们是那群逆流而行的人,暴雨倾盆,上屋面的马道窄小难行,但是却阻挡不了这群冬奥建设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这样拉网式的检查,屋面及幕墙体系的 不断优化,有力保障了场馆内机电、精装、冰面施工的全力冲刺,确保了国家速滑馆于2020年12月底完工,“冰丝带”惊艳亮相。
2020年5月,国家速滑馆以148.5分的年度最高分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大奖。2021年10月,“冰丝带”又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这一殊荣。在10月8日-10月10日刚刚结束的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中,国家速滑馆得到了各方赞誉。国际滑联副主席和技术代表亚力山大对国家速滑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整个场馆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韩国队两位教练朴静恩、金亨浩感慨道:“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场馆很酷,冰面质量很高,设施设备完善”。荷兰选手克莱伊维尔德对“冰丝带”赞不绝口:“我能来参加比赛感到非常荣幸,速滑馆非常美丽,场馆感觉好,我得到了非常愉快的比赛体验。”
冬奥脚步临近,双奥之城将迎来八方来客。国家速滑馆这座凝集了北京城建铁军初心与担当、坚韧与勇气的场馆也蓄势待发。从建设之初,“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到“以百分之百的工匠精神,创百分之百的优质工程”,建设者们始终明白他们不仅仅是在建楼,更是在雕刻一件属于冬奥会,属于中国人民的艺术品。1000多个日日夜夜,为让“冰丝带”早日舞动双奥之城,北京城建双奥建设者不舍昼夜、匠心打磨。我们共同期盼着,当2022年北京重燃奥运圣火时,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将在中华大地精彩上演。
7702
2024-01-10
291
2019-05-19
335
2019-05-05
681
2019-03-26
6986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