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冬奥工程系列报道之十四魔幻“立方”,水冰转换

冬奥工程系列报道之十四魔幻“立方”,水冰转换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举办了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比赛。赛后,国家游泳中心进行场馆改造,实现了多样化的运营,成为世界范围内奥运场馆运营的典范,并于2019年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体育和可持续建筑奖”。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主要举办优雅的冰壶比赛。

为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国家游泳中心增加了“冰”的功能,建立了可转换的冬季运营新场景,成为世界唯一的“水冰转换”双奥场馆。这次冰壶场馆改造工程,秉持“可持续”“轻建造”的核心理念,在保证水冰功能复合的基础上,实现场馆设施的整体提升和可逆转换,实现了“冰水双轮驱动”。

设计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可逆的“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实现在保有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凭借这套可拆卸的制冰体系,在制冰设备和冰层拆除后,冰场即可还原为泳池。

从奥运会游泳比赛到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景转换,需要建立建筑空间、体育场地、室内环境、智慧运行等系统性的核心要素关联和转换策略,涵盖建筑设计、结构、设备、能源、智能化和工程建造、临时设施等关键领域,从而服务赛时和赛后各类人群。

国家游泳中心现有更衣间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冬奥会赛事需求,新建更衣间成本高昂,且挤占场馆赛后运营空间。设计团队采用轻建造模式,创新性地使用集装箱式运动员更衣间。对旧集装箱进行低碳环保的功能模块化改造,通过“快闪”模式进场安装,满足赛事运行时的运动员更衣间需求。赛后,集装箱模块可以无痕移除,还原场馆运营空间,且撤出的集装箱模块可作为场馆的客服咨询、休息餐饮、商品售卖等公众服务设施使用,甚至还可以通过租赁、出售集装箱模块实现场馆经济收益。

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市地标建筑,其绿色、科技、人文理念深入人心。改造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的标准设计实施并获得了相应的评价标识;通过照明系统改造,获得了三星级绿色照明标识证书,比改造前照明节电约60%;通过设立可持续监管平台及能源管控中心,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群智能技术手段,加快推广建设可视化、智慧化的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实现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

改造完成后的国家游泳中心全面实现智能升级,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变化,为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提供绝佳的环境。利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以BIM模型为载体,通过精确测量、机器深度学习等手段,实现智慧化场馆。场馆新增的信息引导系统可快速、全面了解场馆信息,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提高入场和疏散效率。改造还将升级安防和消防系统,让场馆在重大活动中指挥更便捷,处理突发事件更有力。

“冰立方”通过“冰”“水”功能的转换,打造出世界首例同时具有运行冰上和水上文体项目能力的场馆,成为“双奥之城”的代表性建筑。“冰水双轮驱动”的“冰立方”也将成为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和持久利用的典范。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