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职场观念教你「一份工作最好稳稳做到退休」,但,这样真的好吗?事实上,长期待在同个舒适圈,不仅会离就业市场愈来愈远、无从得知自身身价,单薄又单一的工作经验也难以适应外界职场环境。每个十年都有不同的职涯发展重点,而这些正需要借工作转换去铺陈营造。
毕业后,小伟就在国企部门工作,多年来相当「稳定」,这不仅是指工作本身,也指他不高的薪资,多年来领的一直是四万元的薪酬。九年过去,他发现身边同事大多已有百万年收入,要不就是在外资企业担任管理职,出国出差还能补助车马费及餐费等,福利令人称羡。他担忧自己输在起跑点,渐渐少了市场竞争力,只得每天喊着想要换工作、转换跑道。
透过猎头介绍,有间外资公司找他面试。他认定以英文专业工作,就不用担心脱离就业的主要战场,薪水水准大致为八万元,他不亦乐乎。问题来了,面试官严正又谨慎地表示多个疑问:他职衔作为「专员」,是否能胜任要有丰富经验的主管职、是否能带人,为何一份工作待了九年不换。
他当然想不到合理的说法,内心挣扎着是否该放弃,就卡在面试官的问题上。他担心一离开稳定的舒适圈后,不可控的变动因素就变多了,可想而知他最终仍选择待在原本的公司,理由却是「我三十四岁,理应要拿二百万年薪,何况我如此忠诚仍都没换过工作。但是,一年才多四十八万也太少了,不值!」显然地,他被害怕失去、不愿改变的心态给打败。
面临三十五岁大关,更该努力为未来的职涯及人生规划打算,眼高手低让转职成了空谈,只得羡慕旁人幸运。
许多人面临职涯抉择时,只是「害怕失去」,而非「获得新开始」,这种「舍」偏颇又短视,看不到「得」,让选择倾向保守。
一份工作做快十年,是忠诚还是灾难?
老派职场教规第一条:「一份工作就要稳定做到退休、主管或老板给的指示都得服从忍耐。」相对地,小伟就明显被这种旧观念所绑架,认定自己身为忠诚的优秀员工,旧工作的年资肯定和新工作年薪成正比。事实上,当走出熟悉职场只会被质疑,单一职衔及长年资只说明他经验单薄,长期待在同个舒适圈,也将让他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待在同一个工作环境太久,易造成断层现象,不仅对就业市场陌生,也不知自身身价。「换工作」与「基金投资」是一样的理论,都是先进场、后看盘,不同的是投放标的,工作投资的是职涯的时间,基金投资的是金钱,无论哪一款投资,背后意思都相同,冒险选择高风险、高获利,求稳定必定是低风险、低获利,你当然求不得是低风险、高获利,但没有白吃的午餐,若有也八成是有诱饵的陷阱。
世上肯定没有完美的工作,你要高薪、不加班,也得要节日礼金,若有如此完美无瑕的职位,会轮到你吗?世上永远都有比你更优秀、更有本事的人抢在前头。认清事实,在工作转换的舍与得之间,也持续努力。
25岁后,好公司、好职衔是帮未来加分
在三十岁前找到感兴趣的工作其实有难度。找到好公司、为未来铺路的好职衔,对于往后拉高薪酬、职衔加冕,甚至是跨产业求职,都有相当大的助力。
更何况,许多企业及品牌寻求人才,大多会打听及参考求职者过往的公司单位及职衔,用来评估其能力及履历可信度。一般来说,大公司任职经历会比中小民营企业、个人工作室更亮眼,其次,部门人数与工作绩效,也会作为求职者薪水调涨幅度的考量。越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越是专业难取代的职能,越能谈出好薪酬。想要一步一脚印地往上爬,年轻求职者要注意公司及职衔,优异的履历肯定如虎添翼,工作才可能越换越好,这些都是重要的铺陈。
35岁后,抬头看得是入自己口袋的数字
三十五岁,才算是真正开始论实力的序幕。三十五岁的职衔,只是自己过往的本事及招牌,不再是工作上要拼命拿下的第一顺位。三十五岁的后青年,你要确实把握的重点该是「进帐口袋的数字」,妥善理财、正视投资。不说「三十而立」这件事,是因为毕业顶多不过五至六年,要你存到第一桶金、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似乎也不怎么实际。
过去一切的好坏都已是过往,没必要纠结和念念不忘。现在就是开始的起点,将技能兑现,才会有倒吃甘蔗的日子。
3291
2023-03-29
7317
2024-09-07
67
2021-11-02
17
2021-12-01
7796
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