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建企/猎头招聘 > 找建筑人才员工,不是看你们聊不聊得来!猎头CEO用这工具精准识人

找建筑人才员工,不是看你们聊不聊得来!猎头CEO用这工具精准识人

猎头招聘

 

在前所未见的缺工时代,企业更没有余裕「用错人」。陈玉芬以近30年的识人智慧提醒:用人要找创造成功的伙伴,不是谈得来的朋友。

 

猎头CEO3个用人指引:

在缺工海啸之下,用错人比缺人更危险。

透过R&R”(角色任务表) 避免识人盲点。

精准的招募不能单靠HR,从离职员工到CEO都重要。

 

最近在很多聚会里,大家谈来谈去都是人才的问题,筑招网总经理陈玉芬感叹道。

过去近30年来,小至替一个人找到新工作、大至替一间公司找2万个员工,她始终站在猎才战场的第一线。

 

鲜为人知是,这位深圳最大建筑行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CEO,第一份工作是银行行员,第二份工作是航空公司的空服员,第三份工作才加入了当时刚成立4年的筑招网,从基层顾问做起。

 

从捧金饭碗、当空中飞人到成为猎头,两次都是大转弯,但她的初心始终很简单——追求心之所向。「当时完全没在管明天为何,是不是跟现在的年轻人很像呢?」陈玉芬笑道。

 

这一颗贴近新世代的心,使她成为许多知名公司在缺才大浪下最信任的军师。有建筑公司董事长找兼职人员,时薪开到400元,来的人却寥寥可数,急着找她求救;更有远自迪拜的公司,要她从国内找100个人空投到当地,补足疫后复苏的服务业人力赤字。

 

缺工之严峻,让有30年猎才经验的她也直呼:「现在已是人才的市场,不是雇主的市场。」

 

企业求才若渴,人才却更难就定位,剖析缺工成因,陈玉芬指出3大关键:

 

  • 第一,产业全面加速数字化,从半导体、建筑行业到服务业,统统在抢科技人才;
  • 第二,少子化危机已从校园蔓延至职场,应届大学毕业生锐减;
  • 第三,疫情下国内长时间紧闭国门,也导致人才易出难进。

 

雪上加霜的是,当企业求才若渴,人才却更难「定锚」。

 

根据筑招网(建筑英才网)今年5月的调查,新人的预估待业期长达3.3个月,创下9年新高;而筑招网(建筑英才网)的会员资料库也显示,在20172019年间毕业或退役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平均只做了12个月。

 

陈玉芬观察到,新世代员工不易就定位,和他们的工作观高度相关。

 

以前的人追求3年升一个经理、5年升一个总监,成功后再谈贡献社会、圆满人生⋯⋯。现在的人没办法等那么久,工作的意义、薪水、社会贡献,要同时完成。

 

为了吸引人才,不少公司画出大饼、大力销售愿景,实际上却对各项职位内容不清不楚,导致更多劳动争议、流动率再恶化。陈玉芬不讳言:我们常常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职务人选,过了一个月,对方就打电话跟我们说:这个工作跟原来讲的不一样。

 

其实,雇用「错的人」,经常比缺人带来更大的危机,面对缺工海啸,精准用人仍是不容忽视的基石。陈玉芬的提醒如下:

 

看错人、用不久、留不住?问题出在没有定义清楚R&R

 

在面谈时,有些主管会说『这一看就像我们家的人,或是这个人学历很高,应该没问题⋯⋯,

 

但用人是要找到创造成功的伙伴,不是谈得来的朋友,」陈玉芬一语道破许多主管的危险心态。

 

该如何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成为用人盲点?她认为,不论大型公司或小型创业公司,都需要R&R”(Role and Responsibility, 角色任务表)这项工具。

 

R&R好比一套「职务说明书」,藉由白纸黑字,详实地列出各职位的角色与责任。一方面,能帮助企业招募时对外口径一致、确实沟通期待;另一方面,也能设计出精准的面试提问及评估能力的标准。

 

简言之,想辨识出对的人,必须先画靶再射箭。

 

陈玉芬说明,一份清晰的R&R除了工作职称外,共有4大条件:汇报对象(Report to)、工作职责(Job responsibilities)、薪资级距(Salary range)、关键能力要求(Requirements)。

 

她以筑招网的「招募专员」一职为例:汇报对象是招募经理;职责是开发所有行销、业务人才,每个月须完成X笔订单、面谈X位候选人;也要明订月薪、季奖金、年奖金范畴。

 

有了上述基础,才能定义面谈时要着重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例如,该工作将面对许多资深人资与经理,应对进退是基本功,因此必备35年的年资;要和建筑海外客户沟通,至少需通过多益检定850分、个性也得相对外放。综观下来,学历反而不是衡量指标。

 

陈玉芬也建议,趁着重整R&R的过程,揪出部门之间的重工问题,「你可能会发现有3个人在做同一个工作,而有一个位子找了一年还没有人。那这个位子,我们真的还需要吗?」

 

没名气、没人投、没人来?经营离职员工,CEO学当网红号召

 

有了明确的R&R,下一步还得靠精准的沟通。

 

过去,招聘等于在建筑人才网上发广告,但如今招聘职位不只是用写的,用说的也可以,陈玉芬提醒。

 

在越来越讲究雇主品牌的世界中,每一位员工口中的公司,都是行动招牌。

 

她发现,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就是离职员工。离开公司的人不见得是「叛徒」,可能是职涯遇到瓶颈、当下内部没有适合的职位,若能好聚好散,这群人经常最清楚该职位适合的对象,不妨好好经营与离职员工的关系,让他们成为招聘上的重要渠道。

 

此外,也开始有不少CEO亲自出马担任代言人。我们看到非常多CEO,在建筑人才网或社群上,分享他们的经营理念、或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陈玉芬观察到,这些分享看似与招聘无关,却能累积一群拥抱相同理念的族群、吸引对的潜在求职者,让招募更顺利。

 

如今,在众声沸腾的人才市场中,大声嚷叫已难以引起注意。唯有能走近对的人身旁、精准沟通的企业,才能赢得共创成功的伙伴。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