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工程师职场资讯 > 学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学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即使在这个单位没有获得机会,在其他单位,也一定能够找到一展拳脚的地方。

 

如果从做成事情这个角度来讲,无疑是能力更重要,因为学识本身并不能让人成事,在学识和成功之间,需要一座桥梁,那就是能力。

 

在职场上,没有哪位老板愿意直接为学识支付报酬,他们只会为能力买单。很多公司在招聘时强调学历,是因为在无法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时候,只能暂时认定学历高的人可能能力强。

 

而一旦发现某个人空有学问,却做不成事的时候,态度就变了。这时空有学问的人,便成为众人嘲笑的目标。相反地,一个学历不高的人,如果最后证明自己能力很强,能够解决问题,常常会被重用。

 

然后,主管会冠以破格提拔的说法,以证明自己识人的本领。实际上,有能力的人被提拔,算不上什么破格,因为在人才流动性很大的社会里,被提拔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肯定。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即使在这个单位没有获得机会,在其他单位,也一定能够找到一展拳脚的地方。毕竟,对整个社会来说,有能力的人总是稀缺的。

 

那些必备的非专业能力

 

人的能力大抵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这个词很好理解,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知识,并解决该领域的问题。如医生在医学上的能力、律师在法律上的能力、工程师在技术上的能力,都属于此类。大家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掌握这些能力。

 

本文就不讨论这方面的内容,而把重点放在非专业能力上。

 

非专业能力的种类有很多,我把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具备的非专业能力,分成以下五类:

 

一、交往力。

 

绝大部分时候,要做成一件大事,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很多人帮忙。

 

一个人能做成多大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他能够调动多少人力资源,而这就依赖他的交往力。

 

由于这种能力学校不教,更不会去考察,因此很多人不重视。还有些人会觉得,那些交往能力强的人是会献殷勤、无原则,甚至谄媚,自己不善交往反而是率真的表现。

 

事实上,是否善于与人交往和有无原则地讨好他人,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事。

 

二、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或是别人看不到的本质。

 

我们都说今天是信息时代,强调信息的重要性,然后千方百计地去寻找信息。

 

实际上是,信息就在那里,很多人却视而不见,或者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却无法洞悉真相。

 

一旦无法洞悉真相,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没有正确的行动。

 

三、分辨力。

 

之前,人们通常接受一种传统的、正统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分辨是非的标准;如今,这种统一的价值观,其实已经不存在,而信息又严重超载,分辨善恶、是非、对错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我们在报纸上阅读的文章,虽然它说的不一定就真实或者正确,至少办报纸是有门坎的,记者、编辑是本着专业态度写作、修改那篇文章的。而现在的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实信息,甚至为了吸引点阅率,不惜误导用户。

 

另外,我们过去生活的环境是熟人社会,大家对周围的人都比较了解,做出判断并不困难。

 

如今生活在生人社会,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非常有限。

 

若缺乏分辨能力,就如同在迷雾中行走,看似走了很远,其实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四、职场力。

 

在专业化时代,人们需要按照规范,处理职场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能感情用事。

 

一个人专业水准够高,只是他能够在职场上站住脚,并且不断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

 

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事,以什么样的态度与他人合作,通常决定一个人在职业道路上能走多远。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把事情完成就可以了。其实在职场上,我们不仅要完成工作,还要以专业人员的标准去完成。换句话说,一件事的过程,常常和结果一样重要,而职场力则是完善过程的基本保障。

 

五、行动力。

 

行动力强不是简单的勤奋努力、办事效率高,也不是凡事亲力亲为,而是能够让自己的行动产生想要的结果。

 

一个人再辛苦,做了再多的事,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就算不上行动力强。

 

经过这样的梳理,你就能发现,能力既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天生的禀赋,而是可以一个维度、一个维度慢慢地培养起来。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能力之上的是品格。能力相当于一长串0,品格则是数字首位的1。没有品格,能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再强也无济于事。

 

需要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仅仅读一两本书是不够的,关键在于采取行动,改变习惯,定向培养。

 

因此,我以歌德的名言太初有为与大家共勉。世界上懂得道理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实践的人却很少;为自己树立宏大目标的人很多,但是迈出第一步的人却很少。

 

当一个人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他就已经超越大部分的人了。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