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被问「你上一份工作为什么离职?」、谈薪水时要回答「你期望的理想薪资是多少?」、大客户签约前问「你们跟哪些建筑企业合作过?」,许多职场上的关键时刻,都会遇上特定的问题。这些时候,说错一句话或答不上话,不小心失去对方信任,可能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些人认为答题只需注意「问法」,但像上述的问句「为什么」「多少」「哪些」等疑问词,其实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辅助判断问题类型,并不代表「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
美国国防部侦讯专家、在情报单位有25年资历的詹姆斯.派勒(James Pyle)举例,比如用人主管问,「我们共事一年后,我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你?」虽然问了「什么」,核心却是「我」(主管)和「你」(部属)。
换句话说,「回答」不等于「响应」,响应必须答出提问者的具体疑惑。
好比这题要答出双方共事的情境,才能让对话更有意义。
由于回应者不一定能解读提问者的心思,派勒建议,
不论面对简单或复杂的问题,响应的大原则相同,「答复内容要主动涵盖人、地、时、事等4大面向。」
针对比较模糊的问句,完整回答还能延展对话深度。举例来说,面试官问「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派勒的回复是,他在10年前(时)发现甘特图(Gantt Chart)的实用性,也感谢某某建筑公司(地)前老板(人)支持,让他能在工作时善用这项项目管理工具(事)。相较之下,如果只答「会使用甘特图是我最大的优势」就显得缺乏完整性与深度。
运用这项通则,面对困难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派勒建议,听到复杂问句,可使用语法分析,将问题拆成几块,就能够依序思考该怎么回答。
例如,「做项目经理,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问的虽然是「人」,但由于某种原因,很难直接想出答案。这时,你可以先回想,当年做了什么重要决定,再思考做这件事的启发者,顺着逻辑,就能推敲出答案与原因,自然能说出好答案。
39
2021-12-30
412
2020-07-02
1708
2022-12-16
7605
2024-07-23
480
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