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谁是猎头的客户,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企业客户呗,HR呗,用人经理呗。如果再问一下,有人或许会说:“候选人,候选人也是我们的客户”。
关于什么叫“客户”,有人直白的说:“给我们报酬的就是客户”。也有的说:“需要我们产品或者服务,同时支付相应回报的人或企业。”
这样看来,企业客户直接给猎头订单和猎头费,妥妥的是“客户”。候选人呢,虽然没有给猎头金钱的报酬,但本身的入职或者提供的各种转介绍和资源,也提供了相应的回报。完全称得上是我们的“客户”。
当然,猎头相应的也对于这些客户有足够的尊重,守诺,协商,服务等。
大家都知道,只有客户满意了,愿意长久深度合作了。公司经营才有保障,团队和个人业绩才能持续。忽略了客户,是玩不转的。
但猎头就服务以上客户就够了么?
如果把这些统称为猎头的“外部客户”,那么有没有相应的“内部客户”呢?
大家可能意识到了,这里说的“内部客户”是我们平时最熟悉,可能也正因为太熟悉而忽略的下属,同事,老板等。很符合“需要产品和服务,同时支付相应回报的人”这个定义。
平时听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师傅,老板,徒弟,顾问,新人,朋友,Leader,老人,知心大姐。。。”,非常少听到把自己和同事定义有一层“客户”或者“客户关系”在里面。
窃以为,团队之间,只有把每一个合作的顾问,寻访员也好,Leader也罢,内心先认同对方是自己的“(内部)客户”。把“客户关系”前置,之后才是朋友,上下属,或者老铁等的关系。
把对于外部“客户”的尊重,守诺,协商,服务等心态和行为,也放到内部来,合作和沟通,乃至相互的关系,会更顺畅。
就拿BD后接到新职位来举个例子吧。
比如,Leader李雷好不容易签下来的客户,放了1个资深的销售总监新职位,李雷特别开心。客户约了一个3点的电话会议来做职位访谈。李磊拉上了他的顾问韩梅梅(内部一直负责销售类岗位的交付)说:“等会跟我一起去开会,这个新的职位你来做。” 梅梅说:“好的。”
3点,电话会议开始了,客户方是这个职位的招聘经理,一开始李雷向客户介绍了下:“这是我们的顾问韩梅梅,接下来这个职位的寻访交付都是由她来做。” 接着双方对职位开始了进一步的沟通,整个过程中,李雷和对方一直在做交流。
临到末了,客户问:“这个职位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出人?”
李雷想了想说:“我们争取3天内交3个人给你。”
同时,还问了下韩梅梅:“你应该没问题吧?” 韩梅梅说:“嗯”
对方听了非常开心:“太好了,就等着你们的优秀候选人了。”
会议最后李雷问韩梅梅:“你对这个职位还有什么问题么?”
韩梅梅说:“没有。”
接着李雷便对客户说:“您放心吧,这个职位我们一定好好做!”
电话挂了之后,李雷就跟韩梅梅说:“这个职位的要求你都清楚了吧,没啥问题的haul,赶紧开始找人吧。”
韩梅梅回答:“嗯,好的。”
3天过后,韩梅梅一份报告都没有交出来,找到的人也寥寥无几。
李雷问:“怎么回事?”
韩梅梅说:“这个职位太难了,很多人都不适合,要么就都不考虑跳槽。。。”
李雷:“那我们怎么向客户交代?”
韩梅梅沉默。。。
各位看官,故事看完了,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一起来想想以下这些问题:
李雷跟韩梅梅是“内部客户”的关系么?
韩梅梅对于这个职位,责任感强么?
接下来是李雷还是韩梅梅需要向客户交代呢?
如果你是李雷,你会怎么做,让韩梅梅觉得“我需要向职位和客户负责”
如果你是韩梅梅,觉得李雷怎么做,会让你有种“打死也要找出来”的驱动力?
在你的行业/领域,有哪些技能、流程在这样的客户对接中是可以改善的?
想要建立“内部客户”关系这个道理大家都理解,但是可能像以上这个故事一样,常常会忽略。
而像在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只问“外部客户”拿效益已经越来越挑战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放眼于“向内部客户拿效益”,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团队竞争力和交付成功率?
2114
2023-04-07
1442
2023-05-21
441
2019-02-18
2474
2023-03-10
358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