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设计单位不在于大与小,而是强与弱。大的未必强,小的未必弱。所以,国内建筑设计机构还被归结为三种主流模式。因为在建筑房地产行业中,建筑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比单纯的房地产行业突出,所以,建筑设计在房地产领域已经占到了相当多的位置,更是很多专业院校毕业学生梦寐以求向往的地方。下面筑聘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建筑设计机构的三种主流模式都是什么?以方便求职者选择时参考。
1、设计院国有控股为主的模式
这些企业的经营实际上施行的是一种股权和经营基本分离的状态,是中国长期国情和政治体制下相应的产物,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会体现出体制的优势。比如政府的一些项目,会委托这样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是,行政管理会比较大的引导、甚至影响到技术的决策。除已形成品牌效应的建筑设计机构以外,中小型此类建筑设计机构会存在一些障碍。
这类建筑设计机构一般会以接收应届毕业生为主来进行行政手段的招聘,机构庞大,能达到独当一面时还有待时日。适合那些寻求稳定成长的人士加盟。
2、一些外资独立的法人公司或者是代表处
这些境外公司在境外采取的是合伙人制度,但在中国采用的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因为它们的股权主要是境外机构所有,但经营又比较本土化,所以它在中国本土的经营是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的。这样的公司和代表处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市场拓展必须要依赖本土化,但不能实现真正合伙人的本土化,这对本土建筑设计师就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吸引力,不可能真正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投入。如果完全依赖境外技术资源,成本会更高。
这类公司允许有能力的人以合伙人的形式加盟,但加盟的人一定要有相当的实力与名声。否则,就只能作为职业经理人来开展工作。
3、大部分民营中小型的建筑设计公司
这些公司实质上执行单纯的合伙人制度,大多数是合伙人起步,逐步规模化特点是责权非常统一,整个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速度非常快,且具有很强的技术特色。但综合服务能力有一些欠缺,规模效应不足。由于公司较小,名气不大,业务不是很稳定,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会很快流失。
现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对建筑设计机构职业化的经营运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主对建筑设计方所能提供的综合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已经不仅仅包括项目方面的沟通,对技术经济和品牌的要求也都越来越高了。比如开发商在打广告时,会明确署名建筑设计机构的品牌。因此,建筑设计机构要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要有市场商务沟通的技巧,还要有品牌培育意识和服务意识,而新生代建筑设计机构往往存在重技术、轻管理,重市场、轻服务的倾向,具有较高职业化运作水平的设计机构将会获得发展机会。在其中成长的建筑师也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7946
2023-07-20
284
2019-07-10
7600
2024-07-16
2368
2023-03-28
7237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