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本地建筑开展了国际化的水准,更多的文化艺术计划蠢蠢欲动,在如此细小的土地上却占满了星级国际建筑师的作品,从重建,翻新到建造,渐渐地带来更多精彩的艺术建筑。
Daniel Libeskind
DORTMUND, GERMANY - MARCH 25: Daniel Libeskind speaks after winning the art award during the Steiger Award on at Coal Mine Hansemann "Alte Kaue" March 25, 2017 in Dortmund, Germany. (Photo by Christof Koepsel/Getty Images)
来自波兰的Daniel Libeskind以尖锐利落的棱角和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成名,Libeskind设计了不少叫人过目不忘的建筑,如过柏林犹太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当代犹太博物馆、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等。Libeskind经常提醒自己,每次涉猎的设计都要坚持做到独特性和实用性。这位前卫大师亦于香港立下了他的招牌,城中学府——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 ),楼高9层,以白色为主调配上三尖八角的特色设计,大楼不止是普通教学大厦,而是标榜着属于整个香港和所有市民的一个项目,在串金尺土的地理上立下地标,为本地文艺气息打了一支强心针。
THE 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
Zaha Hadid
Iraqi architect Zaha Hadid in her London office, UK, circa 1985. (Photo by Christopher Pillitz/Getty Images)
生于伊拉克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于建筑界被称为女魔头的Z aha就像是《穿着Prada的恶魔》中的Miranda般,火爆不羁的坏脾气、粗糙狂野的声音,精准前卫的目光和坚定无畏的勇气,请这个缺少女强人的行业颠覆了,因为在过去的年代,由女性担任建筑师一直是备受质疑的决定,而Zaha则不曾让人有怀疑的一瞬间,被喻为当代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她为本世纪带来的设计足以改变大家对建筑的认知,突破不可能的设计就像是她的兴趣,由于她在建筑上的成就,她被伊莉莎白二世授予女爵士的爵位。2013年,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落成,便是由Zaha Hadid设计,以「象征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设计中心的标志建筑」为题,Hadid与其团队以「并行弹性」(collateral flexibility )为原则设计各系所之布局,务求融合大楼与平台的经典设计,创造一个无缝流畅的新结构,设计的多样性表达了活力和创造力,亦成为本地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Guangzhou opera house
Herzog & de Meuron
NEW YORK, NY - NOVEMBER 07: Jacques Herzog and Pierre de Meuron attend WSJ. Magazine 2018 Innovator Awards Sponsored By Harry Winston, FlexJet & Barneys New York - Arrivals at MOMA on November 7, 2018 in New York City. (Photo by Lars Niki /Getty Images for WSJ. Magazine Innovators Awards)
1978年成立于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是由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共同创立,堪称对材料专精的前卫设计师,推崇极简主义的他们相对重视结构与材料间的巧妙运用。近年来的作品,例如东京Prada旗舰店都别具前卫风格,他们在用料上到了迷恋的程度并拥有极强的先见,英国地标美术馆Tate Modern亦是出自他们的创作,由伦敦河岸发电厂改造而成,活化重建亦是Herzog & de Meuron相当出色的能力,建于1864年的营房大楼--大馆便是由Herzog & de Meuron活化重建,并添置了两座破格设计的建筑「立方」和「艺方」,最令人着迷的地方莫过于它的外墙物料。他们擅长探索不同物料的可塑性,新旧建筑落成时间相差过百年,是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
2433
2023-03-21
1647
2021-08-24
697
2022-02-24
464
2019-12-09
5421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