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建筑市场当前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路在何方?

建筑市场当前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路在何方?

建筑市场当前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路在何方?近日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行业趋势、公司发展方向等展开探讨。

记者:请介绍一下上海院目前的人员、规模情况?

姚军:上海院现有员工1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2020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新签合同超15亿,较上年增长明显,营业收入、现金实收首次双双突破10亿大关;今年我们有望超过去年水平。

记者:堪称实力雄厚!那在近期房地产业下行,普遍认为行业将进入冬季,您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市场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上海院情况讲讲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如何把握?

姚军:虽然不乐观但我觉得也没那么悲观。相对于过去每年20%的扩张率,当下的全国市场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每年大致还有2~5%左右的增长率。

作为大型国有设计院,上海院紧密关注国家政策风口,期望抓住更多的市场机遇。我认为,现在有三大风口值得关注。

第一个风口是新型城镇化。现在整个社会提倡高质量发展,关注民生工程,上海院从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到区域总控,完成了多个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比如之前的世博项目、徐汇滨江的案例已经在行业推广。今年,上海院成立了城市更新院,也是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的核心力量之一。我们关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老旧小区改造等,也对城市历史风貌做深度研究,为政府推进新一轮城市更新探索更多的方案可能。

新型城镇化领域民生工程是上海院的强项。其中魏敦山院士领衔的体育建筑团队完成了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等项目设计,今年又中标了雄安新区启动区体育中心、丽水南城运动综合体项目等;唐玉恩大师领衔的文化建筑团队完成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文化地标项目的设计;陈国亮领衔的医疗建筑团队设计了上海绝大部分三甲医院、全国范围内重点医院,尤其在高端医疗项目、传染病专科医院设计、国家级医疗建筑专项课题研究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如质子重离子医院、研究型医院、实验室等。近年上海院又承担了上海天文馆、世博文化公园、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工程、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体现人文关怀的民生工程设计,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设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第二个风口是“数字化”。“数字化”在国家政府的重视下发展将再加速。数字化探索行业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但模型信息的使用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数据资产的属性没有得到体现。BIM模型从前端到后端没有形成贯通,不能一模到底成为瓶颈。

上海院在BIM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2020年成为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依托单位,全面配合上海市政府、建委、行业协会推动本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结合行业痛点、技术难点组织攻关研究,为企业提高BIM技术应用拓宽思路,为政府制定城市数字化政策提供依据。

未来行业要充分挖掘数字化的价值,实现“BIM+城市更新”“BIM+建筑低碳”“BIM+建筑工业化”“BIM+全过程咨询”等领域的综合应用,打造“BIM+”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除了对业务的融合创新,数字化对管理提升也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借助数字技术,可以重新定义企业运行模式,撬动企业管理能级、运行效率的提升。如运营管理方面,我们正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推行精细化项目管理,实行单项目核算,通过大数据分析项目盈利水平,最终用于指导项目报价、项目成本管理,提升单项目盈利能力。如信息管理方面,借助数字技术,搭建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信息化平台,实现人、财、物、技术等数据的全方位集成,为企业快速发展有效赋能。

第三个风口是“双碳”。建筑行业碳排占比超1/3,低碳化转型刻不容缓。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以核算、缺乏定量支撑决策的困难。“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新技术,数字化各项技术与国家、行业减碳需求相结合,是实现碳追踪、减少碳排放的绝佳途径。BIM是工具,数字化是方法革新,低碳是应用场景,通过将数字化与低碳化发展相结合,让数字化和低碳化互为引领,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低碳化发展为应用场景,实现BIM技术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助力建筑行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重塑行业竞争力。

对于未来BIM+建筑低碳发展,可能存在四大场景,某些场景已在华建集团工程案例实践中局部实现。第一个应用场景:发挥BIM数据载体作用,建立建筑碳足迹数据库。第二个应用场景:发挥BIM信息集成作用,打破信息壁垒,统一数字模型。第三个应用场景:发挥BIM管理平台作用,打破数据孤岛,跨界整合分析。第四个应用场景:发挥BIM辅助决策作用,制定建筑减碳策略。上海院目前承担设计的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项目是国内超低能耗、最大面积的公建项目,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现在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实践这个设想。

记者:上海和外地市场是什么比例?您认为未来的增量会来自哪里?区域总控、EPC等能否带来竞争优势?

姚军:我认为全国的市场仍然很大,尤其是长三角、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将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对上海院来说,长三角是根本,在大湾区、雄安、海南三个重点区域也有布局,同时在别的区域市场也设置有分院,从目前市场份额看,本地和外埠市场基本持平。

要参与全国市场,EPC模式是重要砝码。目前国家着力推动EPC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外地有些省份走得比较前。近年来,上海院也在不断探索EPC模式,主要是设计牵头的专项总承包业务,也积累了相关案例。尽管EPC现在是施工企业领跑,但设计企业不能放弃这个市场,EPC也能反哺设计业务。

上海院对EPC项目是精心选择的,以国家投资的项目为主,这样能很好地规避风险。从类别上,我们聚焦设计牵头的专项领域,如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比较适合EPC,方便建筑师对项目全过程把控,特别是造价和建筑品质的平衡;其他如照明、钢结构、机电改造等专项优势也是比较好的方向。

区域总控作为目前政府重点推进的设计、建设模式,越来越多项目被采用。上海院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承担过世博会设计总控、世博央企总部设计总控、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项目总控等,在区域集群开发建设的设计方面积累了创新的理念和优势,形成了专项特色,成为上海院新的优势板块。还出版了《区域整体开发的设计总控》学术专著。

记者:人才永远是设计企业的核心资源。上海院对于“原创”是怎样认识的?如何培养原创人才?

姚军:目前上海院有一个工程院院士、三个勘察设计大师领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随着公司发展体量扩大,招募更多高质量人才、专项人才至关重要。

专业人员队伍培育方面,上海院设置了设计序列、主创序列、项目管理序列、行政管理序列等多样化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得以快速成长;设置慕课讲堂、专业讲座、业务学习、行业交流、美国俄勒冈交流学习等,促使员工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及时维护和动态管理“213人才”后备库,保证人才梯队不断层;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实施“启明星带教计划”、中层及青年后备计划等。

建筑原创方面,上海院开展了“萤火虫项目”“创星工程”“青年建筑师方案竞赛”等,给予资金资助和团队、项目宣传支持;组织开展系列原创文化活动,如原创设计沙龙、原创下午茶、原创小咖秀等,在院内形成了良好的建筑原创氛围。2020年,上海院建筑原创取得显著成效,原创中标率百分之七十以上;特别是今年,我们中标了一批地标、重大项目,竞争力持续增强。

结语

70年的历程,上海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才能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稳步前行,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