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最美中国古建筑在日本,把日本当作“中国古建筑冰箱”。
但早在120年前,有一位日本建筑史学家这么说过:“鄙人以为研究日本建筑者,首须究其历史,既悟日本建筑之发达,所得于中国系建筑者,至非浅鲜;遂又转入中国建筑之研究。”
为了弄清楚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他专程两次来到中国进行调研,记录下大量珍贵资料,并把这两趟调研称为“寻根之旅”。
在历史长河的冲刷和沉淀下,许多古建筑受到损毁、甚至消弭。幸运的是,这些建筑的影像资料,却在这位学者的调研报告和手绘笔记中保留下来,远渡日本。
这些中国古建筑资料轰动了当年的国际建筑界,国人却无缘一见。今天,随着《手绘天朝》和《手绘紫禁城》的面市,这些珍贵的手绘资料,以原稿影像的形式回到了中国。
这套书的作者,也是原始资料的记录者,是日本建筑史学家、近代日本建筑学科创始人伊东忠太。
梁思成曾经说过:“在我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时候,日本先辈者如伊东、关野等先生的著作,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
1901年,日本帝国大学特派伊东忠太等人赴中国对紫禁城进行为期2个月的建筑调查。1902年4月至次年6月,伊东忠太再次来到中国,从北京启程,游历并调研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的古建筑,记录了5册野外笔记。
在日本学者眼里,中国传统建筑有什么特点?那时中国的风土人情又是什么样的?
在这套书里能找到答案。
后世评价伊东忠太“创造了两个第一”:以他为首的日本考察团是第一个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考察和测绘的学者团,这标志着专业的日本建筑学者开始介入中国古建的研究;
他对中国长时间的建筑考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日本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也是日本建筑界研究中国建筑的开端。
《手绘紫禁城》和《手绘天朝》即依据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考察笔记编著而成,后者更是原汁原味原稿呈现。
两本书共包含1700余幅珍贵手绘的影像资料,附赠3张紫禁城明信片和2张紫禁城地图,是难得一见的由外国人手绘的中国古建筑合集,兼具知识性、鉴赏性、收藏性。
数量丰富的手绘忠实还原中国建筑的结构、图样、颜色搭配等情况,再配以图注进行进一步说明。全书图文并茂,讲解清晰,既适合中国古建筑爱好者入门,也为专业读者提供权威视角,还能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创意素材库。
《手绘天朝》《手绘紫禁城》还从艺术角度出发,关注建筑细节和当地风土人情,这也是这套书与其他建筑类书籍的区别。
伊东忠太认为,国土和国民是艺术的两个方面,也是建筑产生的基础条件。所以他在中国田野考察的过程中,也把历史文化、乡土方言、风俗习惯作为中国古建筑寻根探源的内容。
小编在翻阅《手绘天朝》就发现,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是服饰妆发,夹杂在古建手绘中被记录下来,让建筑有了人文温度,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这套书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契机,让许多当地人司空见惯的传统建筑结构和纹样,在外国专家的再现下重新焕发光彩,也让大家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之美。
伊东忠太,毕业于帝国大学工科大学(今东京大学工学部),获工学博士,后成为帝国大学教授。他的一生致力日本传统建筑以及亚洲建筑的研究,在1943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
1901年7月2日(明治三十四年),伊东忠太从东京出发,当月12日到达北京后,带领团队开展对北京皇城建筑装饰的研究,于同年9月10日返回东京。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外国学者团第一次对紫禁城进行调研和测绘。
《手绘紫禁城》就是依据他们团队的这次调查报告整理、编撰而成。在为期2个月的调研中,伊东忠太团队对紫禁城及相关建筑,进行了实际测量、拍照和素描写生。同时他们还参考了大量古代文献,把文献法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研究方法严谨、手绘素材生动。
《手绘紫禁城》收录700余幅珍贵手绘,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和装饰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和说明,描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种类及搭配、不同规格建筑的色彩使用、整体建筑的色彩搭配。
全书正文分为“皇城建筑装饰纹样”“皇城建筑装饰色彩”“皇城建筑装饰评价”和“皇城建筑装饰图样”4个部分。书中保留原报告格式,手绘图样在文章结束后统一展示,阅读起来简洁顺畅,检索方便。
故宫的建筑之美如何欣赏?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以往小编在参观故宫时,觉得故宫宫殿群虽然宏伟肃穆,但却不单调,似乎哪里有些不一样,但又说不上来。没想到长久的疑惑,竟然在《手绘紫禁城》里得到解答。
原来在故宫里,除了中路宫殿的屋瓦色彩是比较统一的,东、西二路屋瓦的搭配则要丰富得多。这是工匠们在充分考虑宫殿等级、色彩和谐、色彩与纹样搭配的基础上,仔细钻研出来的。所以乍看之下整座宫殿群似乎全是金光灿灿的,但在细节上却有许多匠人的审美和巧思在里面,让人百看不厌。
故宫建筑里的动物,除了著名的小脊兽和千奇百态的龙纹装饰,还有什么是我们没发现的吗?中轴线宫殿群的汉白玉台阶上其实藏了不少。凤穿牡丹、鹤舞乾阳,麒麟献宝……这些如今被围栏保护起来,只能远远观望的精美浮雕,在《手绘紫禁城》里都有详细记录,可以一饱眼福。
《手绘紫禁城》里还有许多这样的细节,从结构、纹样、色彩入手,把它们放大、详解,从细微之处重新认识和欣赏这座宏伟的宫殿群。
在书的最后,基于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伊东忠太团队从专业的角度,同时也在与日本建筑的比较下,对紫禁城的建筑设计做出了评价,褒贬皆有。
书内还附赠2张故宫地图(包括《北京城平面图》《紫禁城平面图》《西苑平面图》)和3张紫禁城明信片,方便读者拿在手上细细端详,增加阅读时的空间感,发现紫禁城的变与不变。
《手绘天朝》 穿越回119年前的中国
1902年,伊东忠太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开启第二次中国建筑考察之旅。伊东忠太从北京启程,一路考察,途经包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在内的10个地区,历时13个月,于1903年6月进入缅甸,共记录下5册野外笔记。
《手绘天朝》是对5册野外笔记的忠实再现,也是难得一见由原稿影像组合而成的建筑图书。笔记经由严谨整理和高清拍摄,等比例收录于书内,内容完整清晰。
全书根据这些笔记的原始顺序进行编撰,同样分为5卷,每卷卷首都有一页“概述”,简单描述了本卷成书的背景和重要事件,方便读者了解调研时的情况。
每卷开头还附上原笔记目录,方便阅读时对照。
全书记载的内容主要分为8类:建筑设计、文物古迹、文献资料、参考地图、当地风俗、景观写生、自创漫画、附录。
建筑考察是伊东忠太本次中国之行的主要任务,但他的笔记里也记录下许多考察地的风土人情。所以这本书也把我们带回到百余年前的中国,去看看那些我们听过却没见过的生活。
例如,伊东忠太途经武汉时,考察了黄鹤楼遗址,记录下珍贵资料。
黄鹤楼原址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同治年间,后毁于光绪十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它的部分结构就被伊东忠太绘制记录。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原址,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在1981年,以同治时期的黄鹤楼为模板重建而成,距离原址约1000米。
注:资料摘自《真古迹还是假景点盘点 十大名楼今世出身》(《文史参考》,2012年23期),《古代黄鹤楼本是3层建筑 建国后重建为5层建筑》(《湖北日报》,2015年6月3日)。
也许下次去黄鹤楼,大家就可以好好观察一下,看看现在的楼顶,和百余年前伊东忠太记录的是不是一样。至于当时百姓的娱乐活动,在那个没有手机和wifi的年代,看戏就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消遣。戏楼结构、演出扮相、伴奏乐队,都被前来看戏的伊东忠太一同记录下来。
在内容清晰完整的基础上,《手绘天朝》还保留了野外笔记形式。笔记本经过拍摄和整理,照片尺寸与原笔记保持一致,能清楚看到笔记纸张上的淡蓝色网格,以及伊东忠太最开始所用的铅笔痕迹。
熟悉日本文具的小伙伴,是不是觉得这种淡蓝色格子纸张非常眼熟?
伊东忠太所使用的笔记本,可能就是现在许多人在用的“野帐本”,据说当时他还给本子细心地包上了书衣。没想到早一百多年前,这种“野帐本”就被日本学者带到中国,专门用来考察中国的传统建筑。
为最大程度还原始野外笔记的记录形式,《手绘天朝》的笔记照片排列顺序,完全依照原笔记的记录顺序,大家读的时候记得看清楚编号顺序哦。
每张笔记单页的照片下方都附有图注,内容包括原笔记页码、地点、调查对象名称、日期,有些还标记了不同图画的接续关系。
书里的图注说明尽量保持与原笔记一致,同时对错别字和明显错误做了修正,也对前后不一致的术语做了统一,方便阅读和理解。
书后附录《父亲伊东忠太的背影》和《伊东忠太年表》,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伊东忠太的生平。
16开本,精装锁线,每页都能平摊展开。
纸张厚实,全彩印刷,真实还原彩绘。
书本厚重,详实耐看。
7172
2023-12-25
247
2019-04-06
924
2019-11-22
752
2019-06-26
378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