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前几天在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现在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放弃了急功近利和大规模建设,重视刺绣的功夫,强调地方特色和人居环境的改造,改变城市建设的拆迁文化,使城市保持历史积累变迁的痕迹,保持体现城市质量的载体和要素。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用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为50-100年,住宅使用年限为70年,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为132年,我国建筑的寿命令人羞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伴随着城市美丽的景观,高楼大厦纷纷死亡,好的建筑物说要拆除。正如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所说,一些地方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取得了快速成功和快速成功。为了取得成就,他们热衷于大规模拆除和建设。他们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威胁,而且不利于城市文化的继续传承和改善生活环境。
分析建筑短命的原因,走出大拆除大建设的城市建设怪圈,为建筑延长寿命,维持城市建设文化确实很重要。除了楼脆楼塌等豆腐渣工程需要追究责任外,非质量原因的大拆除现象强调了决策者的权力任性,刺入了城市规划短视病的痛处。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城乡规划明显不能朝夕改变,不能因地方领导的变更而变更,也不能因个别领导的意见而擅自修改。但是,由于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领导人的变更频繁,取得了很大的喜悦,根据自己的意图随意变更城市规划者并不少,城市规划陷入了领导人一句话就变的过家的奇怪圈子。许多建筑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被人为拆除,浪费社会资源,劳动者伤害财产,扰乱城市整体规划配置,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前瞻性,产生了许多华而不现实的业绩工程和腐败工程。
投资2.5亿建设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建成18年被拆除,建成仅9年的海南千年塔成为短命塔,南昌建成13年的四星级酒店爆破……一个城市成功爆破高层建筑,以拆除多少面积的高层建筑为荣,城市短命建筑名单不断增长。正如有人所说,大分解建设的过程是制造GDP的过程-分解也是GDP,建设也是GDP。
人们对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问题有很少的语言,但由于业绩评价体制不完善,制度设计失败,法律不负责人,官员违反成本过低,领导一句话就会改变的短视计划疾病一直无法根治。纳税人对制造短命建筑的失败者行为抱有义愤,但有些决策者不听,躺在形象工程业绩沙发上很高兴。
与《城乡规划法》相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加强规划执法监督检查,调查城市规划违法行为,也是治疗规划短视病的处方。但是,由于各种权利关系的根本错误,监督力不可避免地会减弱,人民代表大会不一定敢对同级政府和官员说不。
总之,要改变大拆大建的所谓拆迁文化,就必须改变领导一句话就改变的计划生态。具体来说,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丰富绩效考核内涵。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保持官员绩效评价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增加官员违反成本,约束官员的不合理绩效冲动,防止部分场所脱离实际,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修正官员随意改变城市规划的短视绩效观。
二是加强民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监督权、评估权。让亿万眼睛关注城市规划和短命建筑,促使有关部门和官员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妥善处理城市快速发展和拆除旧建筑的矛盾,有些人热衷于拆除大建筑,拍头调整城市规划,人为制造短命建筑。
29
2021-12-25
1227
2022-01-28
199
2022-02-23
45
2021-12-22
118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