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汕头重新定位广东乃至全国的发展位置。随着汕头港再造、高铁一体化枢纽工程的开展,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高速公路网加密,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3元,在粤东首屈一指;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GDP超过1亿元;广东省认定高新企业715家,全部达到国家级高新企业标准……
汕头这一广东东部的“明珠”,在建立经济特区40周年之际,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发展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汕头港的再造,高铁一体化枢纽工程的开展,以汕头为主的粤东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加密,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阶段。
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副会长张虹莉表示,每个地方都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汕头正在建设深水港和高铁一体化工程等交通大项目,这是汕头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
“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因港而生,因港而兴的汕头,作为“一带一路”沿海的节点城市,和汕潮揭都市圈的领头羊,正在依托自身的优势再出发。
重建汕头港。
40年前,汕头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40年过去了,汕头发展如何?
从GDP来看,1980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0.7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66元。2019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达2694.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669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80年增长50.3倍。
从工业上看,1991年汕头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3年突破3000亿元,2019年达到4197.46亿元。
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汕头的发展势头并不突出,但陈鸿宇表示,一个地区的发展比较经济发展质量,人均实际能支配收入是反映该地区经济质量的关键之一。深圳GDP总量是汕头的10倍,人均GDP是汕头的4倍到5倍,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汕头的2.5倍。从广东来看,汕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位居粤西和粤北地区第一。
汕头工业化进程推进的速度也很快。据陈鸿宇介绍,汕头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96%,汕头的大量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在内,已经转移到工业轨道上,汕头的工业化水平比粤东粤西粤北的其他城市高。
汕头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三次产业结构为4.5∶47.5∶48.0。陈鸿宇表示,汕头的工业化不是主要城市完成对外辐射,而是整个周边地区,根据自己的特色建立专业城市,最终形成了纺织服装、化工材料、玩具等各有特色的制造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汕头走出这条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依靠民资、华侨资金和外资。
但汕头的发展有一些天然的弱点。汕头离珠三角比较远,所处的区位较差,基础比较弱。迄今为止,重大项目没有定居,也没有出现非常强大的领导公司和集团。
怎么办?根据2020年汕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为契机,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建设沿海经济带东翼重大引擎,系统规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汕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汕头港澳港区建设。
澳门港区位于达好岛南端的澳门湾内,是粤东地区罕见的外海深水港区。随着旧珠池港区功能调整和生活化改造,澳门港区成为汕头港的主要发展港区。目前,粤港区确定为粤东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区。
25
2021-12-18
11
2021-12-23
1232
2022-11-19
6624
2024-11-01
521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