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昊威带领的 CAA 建筑事务所公布“西山智谷——北京协同创新园”的城市设计 与建筑设计。该项目是北京市2021年“3个100”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目前整个项目中最大的建筑组团一期北地块已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位于北京西山、香山群山环抱之中的海淀苏家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 境优势。同时这里是中国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关村产业发展带中国际化迭代的新支点。
“在北京,西山脚下,面对如此优良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域,我们将山川、合院、聚 落的建筑形态与绵延起伏的西山山脉形成对话,创造出一个自然与科技相融合,开 放、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它就是——西山智谷。”——刘昊威
CAA 建筑事务所于 2019 年底,参加“北京协同创新园”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国际竞赛,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以一条跨越各个地块的自由之环所构成 “山水智谷”的设计理念,从多家国际一线建筑事务所中脱颖而出,获得项目最终设计权,成为该项目总建筑方案设计方并提供后续相关专业服务。
现今,中国已具备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正在重构世界政 治经济和科技版图。海淀中关村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科技创新重点核心区,独角兽、 龙头企业云集,已奠定全国乃至全球科创产业领先地位,堪称“中国硅谷”。
北京协同创新园作为中关村产业核心外溢,海淀北部区的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重点项目,将以独特区域优势,深入落实海淀区“两新两高”战略要求,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态,构筑技术、人才、创新经济示范的新高地。
CAA的设计结合优良的西山生态禀赋和苏家坨地区的文化资源,以创新、绿色、 开放作为设计策略,充分考虑北京协同创新园的在地性和人文性,以及地区未来发展趋势,将其打造为以科学研究与试验,科技信息服务为核心,集独角兽总部、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信息中心、生命健康中心、科创办公、休闲商业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智慧园区。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12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 28.8 万平方米,容积率在 1.8 之内, 绿化率高达 30%。依据地块性质和区域特征,主要分为西、北、东三个地块,以多种规模的建筑尺度及平面规划设计分别提供给独角兽企业,成长型企业,初创型 企业进驻。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 18.6 万平米,地下约 10.2 万平米。首层与地下 一层规划为商业配套、共享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二层以上为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办公功能,地下二层设置车库。
西山古称“太行山之首”,作为“神京右臂”,是北京城一道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同时拥有“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及宗教文化等,是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绵长,文化资 源丰富,上风上水,天时地利的尊贵之地。西山给予了该项目最重要的地域特征,同时地处生态保护与城市化的重要特殊节点也给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CAA 以此为线索,摒弃高密度、呆板的城市森林形态,追求城市、自然、人文的互融与共生。
CAA 将中国传统院落与自然山水相融合,建筑形态师法自然,勾勒出恍如层峦叠 嶂的山峰曲线,景观与建筑语言相辅相成的设计手法,与周边城市景观的相互渗透, 有机连接,塑造出一座绿色立体花园。
北京协同创新园整体环境层峦起伏,与西山山脉交相辉映,采撷自然与文化元素,将 建筑形态灵活的与院落式围合空间叠加。刘昊威提出了“西山”、“北院”、“东川”的设 计概念,既赋予了三个地块独特的建筑形态与丰富的韵律,同时又浑然一体,流动出 一幅山川、合院、聚落与场域融合的 “山水自然”画卷。
“将中国传统院落之意附着在山水实物之形,让人们游走其中,感受一种山间云水川行的超现实图景。”——刘昊威
人们从城市渐入,随一条“山水之环”在自由流淌、高低错落的空间中转换,恍如行走神游在画卷里,欲登高望远,欲泛舟远航,进行着科技、自然与人文的修行。
西地块以“山水”为设计概念,结合院落围合的空间形态,建筑组团整体侧重宏大的山势水态,三栋主体建筑塔楼如同山体,空中廊桥、花园和流水般的人行坡道穿插 其间,“山石”错落有致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阳台。这里未来将作为独角兽企业的总部 办公大楼;环绕连接三栋塔楼的白色裙房体量,将作为相对自由灵活的共享办公空间功能,如同一片祥云萦绕在山间。
所处重要城市道路交汇处,具有门户地块的气质,作为项目的重要入口节点,设计形成进入整个园区的第一城市立面。由吸入式的空间关系引导人车进入既围合又开放的园区内部。
结合公共绿地,建筑退让出的大尺度自然景观空间,成为“城市客厅”广场。客厅广场处三折返的缓步阶梯,使裙房的屋面景观变成像整个区域开放的空中花园,如山间的溪水顺势流淌而下,趣味横生。
北地块建筑规划将紧邻西部的大型公共绿地有机结合,以中国传统的院落布局与人居美学融入现代科技的场域,具有中式庄重的“合院”之象,构成了未来主义的东方浪漫意象。山形塔 楼与合院式裙房的创新性空间体系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而给予空间配置的升级。
集约式的小高层塔楼适当舒缓上空密度,满足塔楼内用户更好的观景体验。地面丰富的自然景观通过一层更加开放的空间设计延伸至地下一层,获得同等采光,产生既围合又灵动的公共广场体验。通过空中连桥等立体步行系统,将地面环境开放给城市的同时也能确保内部步行动线环通。
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尺度关系,南北两侧以小规模的独栋塔楼组成建筑“聚落”。由西往东的潺潺“川流”穿过内庭院流向园区外的城市公园,同时水流般的中央庭院景观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形成山川河谷的空间关系,重川流山谷之意。
设计为该地块独栋办公的中小型与初创型企业保留很多变通性,系统化的模数尺寸可 灵活对应企业初创期对空间变换的各类需求,办公空间单元可分可合,最大化的激发使用效率和运营的活力。
该项目单体建筑适当扭转,形成退台,以交错层叠的有机形态大幅度降低风荷载,同时也创造出充分的观景视野;景观设计将自然景观延伸至空中,裙房屋顶花园与开放式凌空跑道,为室外社交和健身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性平台,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 首层与地下一层联通内外、通透开放的空间布局,为周边居民提供小广场、花园、庭 院等公共社区空间,为城市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CAA 将建筑幕墙的设计以中国人文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为灵感,给予西、北、东 三个地块在外立面细部上不同的设计表达。通过数字化与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比拟山水画中不同的写意皴法,构成山、水、云相融合的自然意象,所谓“水云间”。
相异的幕墙细部营造出各个建筑的轻盈和通透感,并给予室内高度的舒适性与采光, 同时形态各异的建筑单体在视觉上又相互渗透,形成了一幅整体的山水画卷。
本项目标准绿地率高达 30%,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创造出更加绿色低碳的环境,实 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由“山水之环”构筑一条贯穿整个园区的城市慢行环廊,将各地块的绿色景观互联互通,延伸形成一个更大的绿色健康网络;再通过采用高性能玻璃幕墙,外挂遮阳百叶幕墙构件等等多种技术手段共同实现中国绿色建筑最高等级的三星标准。
“西山智谷”引发了刘昊威带领的 CAA 团队对于空间尺度与维度的跨越性思考,打破传统产业园区与建筑单一复制的常态,将未来主义思想与东方人文精神的融合付诸于实践,积极创造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将城市、自然、人文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相结合,打造成一座立体城市花园,实现自然与科技多维度叠加的未来城市愿景。
200
2020-09-28
7041
2023-12-08
7719
2023-12-12
291
2019-05-15
761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