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议题
目标管理的缘起
目标管理的意义
如何有效设定目标(Plan)
「SMART」原则
进阶协助团队成员设定目标
「5W2H」原则
大部分企业都会将「目标管理」误以为是「设定目标」,殊不知「设定目标」只不过是「目标管理」(PDCA)的一部份(Plan),后续还有do、check与action。
那么,目标管理第一步,如何设定有效目标?主管人员可先从关键绩效指标(KPI)、部门绩效指标(DPI)两大方向来思考,接着运用「SMART」和「5W2H」原则进行设定绩效目标。接着,透过有效落实PDCA管理循环,包括执行、追踪,来检讨绩效落后原因,并且进一步改善。
在专职企管讲师近二十年的职涯中,被指定邀约上课点播率最高的课程,就是本系列「目标管理PDCA完全实务」。
在辅导企业与培训课程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学员们被目标管理困扰着,比如:KPI与MBO有何不同?目标的设定该如何发想?又怎么设定?到底是由上而下设定,还是由下而上设定?每个目标是否需要量化?又怎么评估与计分?目标都有难度,怎么可能达的到,是否有常用的成功方法?MBO该如何连结到绩效评估,目标达成不如预期,该如何改善?
所以,本系列以目标管理PDCA的完整度来解决以上的种种疑惑,套用课程的模组+结构+方法+步骤,期许99%都能一次搞懂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缘起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1964年,又将「目标管理」扩充为「成效管理」,至今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重点。因此,「目标管理」自从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并很快为日本、欧洲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既使目标管理的运用至今已近七十年,但其中推行的过程还是会「因时、因地、因企业文化」而不断地演绎与进化。从机制而言,有的企业结合KPI,而成为KPI目标管理法(例如:Apple、Amazon);有的企业结合了OKR,进而延伸运用为OKR目标管理法(例如:Intel、Google)。
不过,也有愈来愈多的企业,采用KPI与OKR双轨并行的目标管理,先由高阶主管拟定公司(或事业部BU)策略,展开16~28个KPI,然后再运用OKR层层展开来到部门、单位与个人。
到底哪一种机制最好呢?那可不一定,企业要从「因时、因地、因企业文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机制了。
目标管理的意义就整体成果而言
组织管理者明确订定组织KPI与目标后,必须对其有效地分解,转换成各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别KPI与目标,并界定组织期望每位成员达成效果的主要责任范围,以利对成果做有效绩效评估,以及连结绩效管理回馈系统。
就动态过程而言
KPI目标管理法乃是要求主管、部属及同仁间必须互动的一种过程,包括计划展开、有效的激励、开放的沟通、绩效评估与面谈、部属培育与发展等多向的动态过程。
也就是说,主管人员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管理工作,攸关整体成果与动态过程的双向互动,那两者的比例该如何抓捏或分配?端赖主管人员对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判断,成熟度愈高的成员,主管人员对他的整体成果的互动比例就愈高,动态过程的互动比例就愈低;成熟度愈低的成员,主管人员对他的整体成果的互动比例就愈低,动态过程的互动比例就愈高。
由于疫情的影响而造成工作型态的改变,有的团队成员无法持续每天进办公室工作,有的企业让员工弹性选择「申请延长在家工作」、「在哪都可工作」、「转移主要工作场所」、「部分远距办公」或「完全远距办公」等配套措施。在「哪里」工作反而不再那么重要,但「如何」把工作完成才是关键重点。怎样才算工作完成?目标的设定更为重要了,也就是在何时完成、做到什么程度的明确任务,必然成为未来工作的核心价值导向。
沟通领导力打造秒懂视觉化简报你的下属不好做?– 流程改善篇
如何有效设定目标(Plan)
思考目标的来源与依据之前,必须掌握「80/20」法则:一小部分的原因、产入或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部分的结果、产出或酬劳。百分之八十的产出,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产入;百分之八十的结果,归结于百分之二十的原因;百分之八十的成功,归功于百分之二十的努力。
也就是说,绩效目标为众多复杂的工作百分之二十的关键部份,将会产出百分之八十的成果。因此,部门或个人将心力专注在3~9个重要目标上,可以从以下两大方向来思考设定目标的来源: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e,简称KPI):
以公司(或事业部BU)的格局来思考订定,每年第四季高层主管依据年度策略主题,使用平衡计分卡BSC工具,依序展开四个构面: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成长来找出公司(或事业部BU)的KPI,然后再依层级向下分配至各部门、单位与个人。
若没有使用平衡计分卡BSC工具的企业,则由高阶主管讨论出公司(或事业部BU)的营运KPI、跨部门共同达成的KPI、对提升绩效具有革新作为的KPI、或者针对策略性主问题(Q品质、C成本、D交期、S安全或服务)来做改善的KPI等,然后也是由上而下的依层级展开来。
常用KPI的项目,例如:营业额、应收帐款平均天数、市场占有率、新顾客成长率、旧顾客购买金额比率、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数交货达成率、制程良率、新产品试产良率、进料检验不合格率、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制程报废率、原物料报废率、员工平均受训时数、教育训练计划之达成率、专业认证合格人数比率、多能工率、有效提案被采纳率、新进人员留任率、员工满意度、员工离职率等等。
部门绩效指标(Department Performance Indicate,简称DPI):
以部门的角度来思考订定,由该部门主管检视执掌内容、营运流程的展现成果、提出改善内容、或者其他部门要求协助事项等等来找出DPI。大部分的DPI是由下而上提报的绩效指标,是可以与上层主管相互协商约定的,不像KPI具有强制性,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目标管理PDCA过程中,设定目标Plan为最重要的工具与方法,倘若设定目标都设定错了,更遑论后续的有效执行Do、检视Check和行动改善Action。也因此,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特别重视设定目标,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设定目标应有的五大思考程序,如下:
该做什么(what)? 是指完成的结果。
该怎么做(how)? 是指过程如何运用、怎么做。
哪些地方不足(which)? 是指人力、物力、财力、资讯与技术等资源够不够。
做到何时为止(when)? 是指一年、半年、一季或每月为一周期。
做到程度如何(how much)? 是指量化的程度(%、亿、万、件、个)。
有了以上五大思考程序,接下来就应该掌握「SMART」原则,进行设定绩效目标了。
S pecific 特定的 | 要清楚说明具体的,而不是一个概略性的 |
M easurable 可衡量的 | 必须用量化的指标来订定 |
A chievable 可达成的 | 具挑战性且实际可完成的 |
R elevant 有关连的 | 必须与总目标或工作表现的重点相关 |
T imely 有时间范围的 | 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
「SMART」原则
例如:6/30达成营业额4.2亿、12/31提升良率为98%、6/30降低顾客抱怨率8%、12/31缩短等候时间2小时等,都是常用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然而,设定目标的期间,大部分以年度目标为一周期,下半年做调整(上修或下修),并切割成季目标,少数会切割成月目标。
在设定目标的定义愈明确,组织力量就愈大;绩效的衡量标准也就愈清楚,组织的运作就愈有效。也就是说,管理者与执行者如能设定一致认同的目标,才是企业的圣经。
在辅导与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会将「目标管理」误以为是「设定目标」,殊不知「设定目标」只不过是「目标管理」Plan的部份,后续还有do、check与action。使得主管人员设定好目标,就把目标挂在高高上,没有再进一步地有效执行与追踪,而造成期末目标的达成率偏低,再来检讨原因来改善,都已经旷日废时了。因此,特别强调「目标管理」PDCA才能真正的有效落实整个管理循环。
进阶协助团队成员设定目标
当主管人员在设定明确的目标时,必须掌握「SMART」原则之外,尚须协助团队成员设定目标,以及有效地执行与追踪,如能进一步地着手规划「5W2H」,参考如下,那就更加完整了。
1.Why | 为什么需要这些目标?与公司营运有关?与部门改善有关?还是与工作流程有关? |
2.What | 该做些什么?聚焦在3~9个绩效目标为何?每个目标的权重比例大小(总共100%)为何? |
3.How | 该怎么做?有什么方法能快速、高品质且成本最少来完成目标? |
4.Who | 单位目标要给谁负责去执行?授权分配给团队成员?谁来主办?谁来协办?还是自己来执行? |
5.Which | 哪些资源不足?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讯?时间? |
6.When | 做到何时为阶段性的成果展现?大目标如何切割小目标?何时为阶段性的检核时间点?多久检视一次? |
7.How much | 做到程度为何?如何用量化来展现? |
「5W2H」原则
如果已经规划好「5W2H」,后续的授权与分配团队成员目标,以及有效工作计划与行动步骤等管理工作,早已勾勒出初步的蓝图了。
7863
2023-08-28
435
2019-05-10
394
2019-01-10
7747
2024-01-19
1150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