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坚持做一件事,还是拖延不去做一件事,人们往往都会想到一个词:「意志力」。
意志力真的有那么强大吗?相关研究机构的实验结论道出了真相: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有95%的行为都是自动反应,或是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状况的应激反应!
如果强大的不是意志力,那是什么呢?
思考一下:饭前洗手、饭口漱口、睡前刷牙、清晨洗脸,这些事情你需要靠意志力完成吗?同样是这些事情,三四岁的孩子能在没有大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动自发地做到吗?对后者而言,似乎有些难度,差别不在于意志力,而在于没有养成习惯。
当一件看似艰难的事情(对小孩子来说,饭前洗手、睡前刷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变成了深入骨髓的仪式习惯后,做起来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形成固定程式,养成做某事的习惯,那么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部就班追求长期目标。
解决方法:不费力,才能够养成仪式习惯
要素1、不要贪多,一次执行一个重要的改变
古语说:「贪多嚼不烂。」在养成仪式习惯时,要谨记这个教诲,切忌一次设定太多的改变,这很容易导致计划失败,退回原形。如此一来,不但会打破原来的计划,还会给自己带来情绪压力。
习惯的养成是缓慢的,每次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重大的改变上,把这一正向的行为固定下来,待其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再去着力其他的改变。
要素2、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做相同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塑造意图可以大大提升完成任何活动的几率。当一个明确的意图出现后,大脑的边缘系统就会调整到「想做就做」的状态,省略掉反复思考的过程,直接采取行动。那些我们已经养成的习惯,几乎都是不需要思考和纠结就会去做的事。
作为自由撰稿人,我不需要坐在办公室,但需要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写作任务。为此,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固定的仪式:每天八点半开始工作,在进入书房之前为自己煮一杯喜欢的咖啡,这可以给我带来「预见性」─要开始工作了。
你也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流程,比如:每周六早上9点钟,对家里进行全面的大扫除;每周日下午1点钟去逛书店,时间两小时;每周三下午5点钟游泳,时间1小时。
要素3、不随意改变流程,在重复中强化
做一件事的固定流程,需要不断地重复才能强化并保留下来,每暂停一次习惯就会削弱,下一次再坚持会更难。然而,在养成仪式习惯的最初,我们是不舒服的,甚至会找各种借口试图逃避行动;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无法完成预定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平衡呢?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不破坏规则,适当调整任务量!
你想养成慢跑的运动习惯,规定第一周每天跑3公里。可是,在执行到第三天的时候,你感觉有些疲惫,一想到还要跑3公里就发愁。这个时候,你可以把任务调整成「快走2公里」或是「跑步2公里」,只要做了就值得肯定,因为你维持了固定流程。
要素4、提供直觉证据,「看见」自己的努力
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在《原子习惯》中说:「视觉提示是我们行为的最大催化剂。出于这个理由,你所看到的细微变化会导致你行为上的重大转变。」在养成仪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提供视觉证据。
比如,你想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那不妨利用可记录食物热量的App,直观地看到每一餐的热量摄取,清晰地了解自己每天的摄取量是否超标,营养是否均衡。
要素5、设立回馈机制,阶段性地给予自己奖励
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做一件事,是因为无法即刻看到明显的改变。不过,没有看到进展,不代表它没有发生,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鼓励自己坚持呢?
答案就是:设立回馈机制!当自己完成了21天、30天或100天的阶段性里程时,可以送自己一件喜欢的礼物,如精美的餐具、短程旅行、健康装备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们在进步中获得鼓励,也能让我们不再过分关注结果,转而去享受追求结果的过程,当某一行为与愉悦建立条件反射后,这个行为就更容易延续下去。
总之,养成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来、持续走,从小目标开始,伴随着愉悦感与成就感前进,最终使其成为一种自发的行动,来抵消主观意愿与自制力的局限。
631
2019-12-23
7950
2024-04-22
267
2020-01-19
4449
2023-07-02
8688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