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涯阶段,需要不同的竞争力。在25~30岁的事业起步期,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30~35的事业起飞期,核心竞争力是管理能力;35~45岁的事业高峰期,关键竞争力则是策略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
企业在员工淘汰上不再留情,建筑应届生的「阵亡率」不断攀高,每个人都面临严酷的竞争力大考验。但职场新手要了解的是,专业技能固然重要,却并不代表竞争力的全部。
「精兵主义」成为企业用人的基调,对于不适任者的淘汰,一定不会手软。不赶紧加强竞争力,三振出局就不远了!你该怎么做?
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不外乎「补英文」、「学电脑」、「修硕士」、「人证合一」,总之就是加强专业能力。
其实,专业能力只是职场竞争力的一部分,很多人却习惯将两者划上等号。一位金融界主管目睹同仁报考专业证书的盛况,不禁感叹考照固然有必要,但很多人的考照动机无异于「买保险」,以为「多一张证书,工作多一分保障」,其实并非每张证书对工作都有帮助,多证在手只不过是求心安,跟求个平安符没两样。
简单来说,一个人没有专业绝不可能成功,但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成功还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这些条件就是你的「竞争力」。
不同的生涯阶段,需要不同的竞争力。在25~30岁的事业起步期,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30~35的事业起飞期,核心竞争力是管理能力;35~45岁的事业高峰期,关键竞争力则是策略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
在每个生涯阶段,你应该建立一张竞争力的清单,随时做好自我盘点,一方面补强自己的弱项,一方面将强项发挥出来。以社会建筑应届生来说,必须在25岁前积极强化10种竞争力:
1.学历
所谓学历,包括学校、科系、学位。若本身学历不好,一个补救方法是出国留学或报考国内硕士班,用最高学历「勾销」先前较差的学历。尤其现在国内大学广开大门,从「硕士在职专班」到「产业硕士班」,想要拿个好学校热门科系的硕士学位,各种管道多元畅通。另一个补救方法是选择学历门坎较宽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务业、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中南部的在地企业,由于在人才竞争上处于劣势,对学历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在这类工作累积一定的资历,因为「资历」要比「学历」更管用。
2.证书
除了法律、会计、医疗等行业要有证照才能执业,目前包括金融业、信息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业、健身业这7个行业,以及制造业的环安卫部门,也都逐渐走向「人证合一」。如果你的学历条件较差,专业证照可弥补学历的不足。
3.专业技能
在校期间所培养的专业,只是你踏上专业之路的第一步,许多行业所特有的专业技能,学校没办法教,一定要实际进入职场后,才能从工作中学习。所以,在工作最初几年的「学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学习机会才最重要,要把工作当成学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资深同事当成良师,像海绵般虚心学习,专业技术的「马步」才扎得稳。
过去所谓「一技之长」,现在成了「一技之短」,因为单一技能的人才过剩,若能跨领域培养多重专长,将可拉开你的领先距离。
4.听说读写算
在日本,教导上班族如何培养「作文力」、「语学力」、「算术力」的书籍,这几年大行其道;而传授上班族「得体的话术」、以及教你使用敬语和打电话的书籍,也成为畅销书。甚至搭地铁时,也可看到上班族埋头在读一些类似儿童智力测验的图册,据说有助于大脑活性化,可提升逻辑思考力与数字运算力。
听说读写算,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培养的基础能力,从生活到工作都离不开这5种能力,但七年级生这方面却有「退化」的现象。很多主管抱怨新进员工的电子邮件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行销主管也发现年轻一代虽然创意十足,但是受到「注音文」影响所及,往往连像样的文案都写不出来。此外,做事情「无厘头」没有逻辑,谈吐应对粗俗无礼,也让主管为之傻眼。
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算,办公室文书软件的运用,也成为新的基础能力要求。很多企业以为七年级生是电脑世代,征才条件通常不会注明要熟悉文书软件,等到录用后才发现不懂Powerpoint、Excel的建筑应届生,竟然为数还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绘制简单的图表都不会。
总之,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数字能力、逻辑思考力、办公室文书软件运用能力,是你不可小看的职场基础能力。
5.Soft Skills
除了专业技能的「Hard Skill」之外,「Soft Skills」也不可或缺。不论你是工程师或业务员,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上台简报的能力,要懂得如何进行一场会议,要会做基本的企业策划提方案,在工作上要能创新思考,遇到问题要有分析解决的能力,对内外部客户要掌握服务的技巧、具备良好的说服力。
一名外资建筑公司主管表示,他用人一定用国外留学归国的MBA,因为国内即使国立名校出身的商学院研究生,上台简报的表现也普遍欠佳,要如何去跟客户提方案?上台做口头报告,在国外教育是家常便饭,但国内学生却不太习惯,学校教育也不重视,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好在坊间很多企管公司都有开这类课程,相关书籍更是汗牛充栋,学习资源唾手可得,只要花一点小钱,就可减少自己摸索的时间。
6.性格特质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建筑应届生求职上,再贴切不过了。很多企业主领教过「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劳、抗压性与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忠诚度与责任感低落、追求卓越的成就动机不足……,因此在建筑应届生的筛选上,更加重视性格特质,并且采取「3 Q Very Much」的准则,亦即IQ(智商=专业技能)、EQ(情绪商数)、AQ(抗压性)三者并重。而从性格测试、社团活动纪录、面试表现,都不难看出性格的端倪。
虽然建筑行业用人,基本上是技术挂帅,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师的毅力与抗压性很重要。在服务业,性格特质更决定了服务质量,多数建筑行业都希望员工具备细腻敏锐的同情心、阳光般的热情开朗与亲和力、以及不耐其烦的沟通协调能力。
性格特质有天生的成分,也有「敬业态度」的成分在内。当你的职位达到一定层级之后,你会发现比学历、专业、战绩、历练,其实同侪都在伯仲之间,谁能更上一层楼,最后往往取决于工作态度。
7.历练
跨国公司栽培高阶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轮调」,让你在不同部门与国家之间培养阅历。历练的多寡,决定你究竟可成大器,还是一颗小螺丝钉。对社会建筑应届生来说,包括社团活动、打工实习、校内外比赛、海外游学、项目研究,都是有用的历练。而对职场新手来说,对于上司交办的高难度陌生任务,不可视为畏途,反而应该积极争取参与各种项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机会,给自己更多历练。
8.人脉
人脉,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贵人」不会无端从天掉下来,平时就要勤于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人脉是一种相互牵成的「共荣」关系,在你利用别人前,要先创造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报。
此外,人际关系学的另一门功课,在于建立360度的圆融关系,包括对同僚、主管、部属、客户,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树敌,卷入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中。
9.形象管理
除了研发工程师每天面对机器外,举凡业务销售、行政、法务、公关、教育训练……,绝大部分的职务,都是属于「人对人」的工作,因此个人形象管理格外重要。根据「7:38:55」法则,人们对你的印象有55%,来自你的外型与举止,只有7%取决于你说了什么;就算专业也要靠形象来包装,形象攸关专业说服力。即使各行业所要的形象不同,但「品味」是共通的原则。
10.信息掌握力
进入知识快速「折旧」的年代,在校期间所学的东西,如果不随时更新,很快就跟不上时代。但是,徒有持续学习的上进心还不够,更要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淘金」,掌握最新的关键情报。现在是速度决定胜败,谁的情报力比较快,谁就掌握赢的先机。因此,国内出版的建筑应届生职场指南中,如今都把「情报搜集」列为「绝对必要的工作技能」。
7682
2021-08-19
7731
2024-05-26
239
2019-06-20
1009
2019-07-09
4205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