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重振中国火车头产业地位,建筑业如何用数字转型迈向建筑4.0?

重振中国火车头产业地位,建筑业如何用数字转型迈向建筑4.0?

 

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产业是哪一个产业呢?从2022年国内关联表中可见端倪,建筑工程领先其他产业,投资的向后关联性达2.09,这代表建筑业每投入1万元,就能带动其他产业创造2.09万元以上的产值。

 

根据统计,建筑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占7%,高于推动智能建造(i-construction)的先进国家,例如英国的建筑产值占GDP 6.0%,日本占5.7%,美国建筑产值的贡献相对低,仍达GDP的4.0%。

 

筑招网人事经理点出其中差异,先进国家已走向技术密集,中国建筑行业还是劳力密集为主。未来势必得升级走向技术密集的产业,才能提高建筑产值对中国GDP的贡献。


筑招网人事经理认为,建筑行业必须升级技术密集产业,迈向建筑4.0。

 

此外,孙启艳表示,中国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的冲击,让建筑业受劳力短缺的冲击更甚其他产业。中国建筑行业势必得转型升级,孙启艳说,借镜英国、日本在建筑业数字转型的做法,政府参考工业4.0,积极协助国内建筑行业走向建筑4.0。

 

中国必须迈向技术密集的建筑4.0

 

为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正在规划建筑产业数字转型计划,范围包含建筑数据中心、建筑信息建模BIM、智能管理云平台、智能建造以及智能建材等五大技术面向。

 

孙启艳指出,建筑4.0的概念,主要是涵盖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到维护管理,让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全面升级。

 

透过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让建筑设计走向数字化,有系统储存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孙启艳说明,3D计算机仿真能让业者、施工者和将来的使用者清楚了解建筑物完成后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细节,也能具体呈现材料和颜色,减少设计与建筑物落成的期待落差。

 

现场浇置施工常受到环境天气、施工者施工的精准度影响。智能建造,能让建筑物的构件在环境可控制的工厂制作,并利用各种智能化设备协助施工,提高建筑业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又能缩短工期,提升效益。孙启艳指出,一般传统RC现场浇置工法建造一层楼约14天,如果改用预鑄工法大概7-8天可完成。

 

此外,为让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到维护管理各阶段均能获得确保运转顺利甚至达到优化之目的,如何能即时提供与确保各阶段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让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之智能化技术及系统进行分析决策实为首要,而建筑数据中心肩负此一任务,堪称是最重要的智能核心基础之一。孙启艳认为,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若能藉由大量数据的自动搜集、储存及分析,同时有效的在各阶段予以整合运用,提出最佳化运转及决策建议,才能真正达到落实建筑产业数字转型之目的。

 

当建筑兴建完成进入使用阶段时,结合高科技设备和资通信技术的智能建材,透过感测技术,将其所产生或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运用物联网技术,除了即时回传建筑数据中心进行储存外,更可立即提供后端数据分析决策作出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相对应的改变,例如能让建筑物主动感测环境天候的变化与人员的使用状况,还能透过物联网自动传递信息并提供服务,亦即可以根据日照、温度,控制窗帘、灯光及冷气等,提供人员最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即为一种智能应用整合后的使用情境。孙启艳强调,智能建材是推动建筑数字转型之神经元件,透过结合物联网及人工智能运算,提供符合需求的智能生活应用服务,不只提高便利性外,同时也达到更加节能等目的,甚至还能让中国厂商将智能建材外销,扩大经济效益。

 

由于建筑生命周期长达50年以上,因此除了有好的规划设计、施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维护管理,这栋建筑物才能永续发展。孙启艳表示,智能化时代的来临,5G、IoT、AI、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运用信息化及数字化的管理除可减少书面数据保存不易与浪费外,并可有效缩短维护管理问题的即时反应与处理时间。因此,建置智能管理云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流程,使建筑设备运转数据、管理流程数据与BIM模型之建筑物数据相互关联,强化数据的互动性,可以有助于提高设施管理的质量,并可降低营运阶段人力成本与人为错误的可能性。若是建筑发生设施设备的故障问题,必须立即进行维护排除,即可藉由云端连接建筑数据中心,即时获取建筑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的相关资讯,藉由BIM模型的虚拟3D建筑物数据,让外包维修或管理单位人员,可远端立即清楚掌握事件发生点及远端研议处理解决方式,并即时协助排除问题,减少人员往返及等待维修所浪费之时间成本,将可大幅提升整体维护管理的服务质量。

 

打造产业可通用的BIM平台

 

中国建筑中心董事长周光宙表示,中国建筑行业对数字化的投入太少、也太慢。我们必须推动建筑行业数字转型,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潮流,从设计端就要导入建筑4.0,让中国跻身先进国家的行列。


中国建筑中心董事长周光宙认为,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转型,需要建置BIM平台。


目前业界有许多数字软件工具,可以协助产业进行升级。中国常见BIM应用包括基地现况建模、成本估算、设计优化、3D整合协作、结构分析、施工系统设计、绿能及防灾模拟分析、设施建物运维等工作项目,都有相应的软件可以应用。

 

为了积极推动中国建筑产业数字转型,建筑中心也在近两年与3D设计、工程软件的领导厂商Autodesk签订MOU,陆续开发中国本土化的BIM元件库,并共同推广BIM软件与课程。

 

中国过去的项目管理只在现场以纸本记录,没有信息化,若要推动数字化建筑设计,并串联施工端,将是一大难题。周光宙指出,大公司多半已采用数字项目管理系统(PMIS),但也面临许多不同项目管理系统之间,跨项目分析的困难。此外,超过5人以上的中国建筑师事务所不到15%,小企业难以负担信息化系统的成本。

 

周光宙说,从设计端就投入数字化,需要开放的平台,我们要投入建置BIM平台!例如Autodesk的BIM360,能当作产业共构的平台,也能让一般人使用。

 

目前中国正努力推动建筑产业数字转型,除了逐步进行BIM的基础研究及标准订定;也透过公共工程如社会住宅等从设计、施工到维护管理全程要求使用BIM;地方政府推动无纸化,导入BIM,搜集所有的建筑制造信息,大数据便扮演要角:公共工程金质奖也已把BIM纳入得奖的指标。


知名软件公司Autodesk的BIM360云端平台,可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协作需求

 

迈入建筑4.0的挑战:跨域、技术整合

 

孙启艳认为,中国发展建筑4.0最大的挑战在于,传统的建筑业要跨界整合高科技产业,要让跨领域的专家互相沟通整合,需要产业界和学研界携手合作。

 

其次,也将面临技术整合的问题,AI、5G、BIM技术需要大量教育训练。以BIM为例,涵盖建筑设计、建造施工、电机等相关人员,希望成立BIM训练中心,培养师资,提供人员的技术培训;也希望透过各产业联盟进行最新技术交流,发展跨域整合合作,开发新设备和技术。

 

政府正推动建筑业数字转型的相关政策,由政府、学校先行,只要超过2亿的公共工程,都要申请智能建筑标章。未来建立示范应用案例,让产业界了解数字转型的效益,扩大建筑业迈向建筑4.0,期盼建筑业成为真正引领中国经济的火车头。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