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小企业在将基层员工晋升为部门主管之前,都没有提供必要的管理训练。虽然这些员工在工作上都有优异表现,但企业对于管理者和个人贡献者的期望却有很大的差异,也因而导致两种极端错误的出现。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深入探讨管理工作的意义,为企业主管打下坚实基础。
有个喜欢打猎的人,经常在美国深山里打猎,他有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到非洲去打猎。
有一天,他的愿望终于成真,跟着朋友到非洲去打猎。他们到了一个部落,跟当地酋长租了一只猎犬,名字叫做业务员(salesman),每天的租金是一百美元。业务员果然训练有素,每次都把受伤的猎物咬回人的跟前,使得猎人非常满意。非洲打猎之行结束之后,猎人也就圆满愉快地回到美国去了。
第二年同样时间,猎人和朋友又到了非洲,找到了部落酋长,希望再次租用业务员。但是酋长对着他们摇摇头说:业务员由于表现太好,我们已经把它晋升为资深业务员了,租金也提高为每天二百美元。猎人想想,非洲之行就这么几天,比起旅费和住宿来说,多花个几百美元在一只好的猎犬上,实在不算什么,为了能有一次满意的打猎之行,也就答应了。
第三年,猎人和朋友又回到了非洲,找到了部落酋长,开口指定要租资深业务员。酋长望着他们又摇了摇头说:由于资深业务员表现实在太优秀了,我们已经升它为业务经理。
猎人的情绪上来了,立刻插话说:不用再说了,租金又涨了是不是?现在一天要多少钱?
酋长回答:现在不是钱的问题了!自从晋升为业务经理之后,即使花再多的钱,它也都不再出去打猎,每天就是蹲在狗窝前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和牲畜狂吠。
这个故事隐含的意义,在于如果没有经过事先的培训,就将基层员工晋升为部门主管,就可能犯下的一个极端错误。
两种新上任主管
在中小企业之中,通常获得晋升的基层员工,都是在工作上有优异表现的,但公司对于管理者和个人贡献者的期望,以及两者的工作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经过管理训练的主管,在就任以后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错误表现。
一、不做管理工作的主管
人性就是习惯做自己擅长的事,员工由于在基层工作上表现优异,因此被晋升为部门主管,但公司如果没有给予适当的管理训练,那么新上任的主管,就会继续做原来在基层职务上做得好的事情,而不做任何部门管理的工作。
原来是平等的同事,现在成了自己的属下,当他们提出任何问题或需求的时候,新任主管往往会觉得与其指导他怎么做,还不如自己动手把事做掉比较快。
于是这位新上任的主管,就变成了揽事,部门里较困难的工作、专业上比较难的问题、难处理的客户和客诉等,就都由新主管来解决了。如此一来,部门属下也乐得轻松,觉得就让新主管来解决吧,于是部门的管理工作没有人负责,员工也不会有进步。
二、只做管理工作的主管
这就是前面非洲打猎故事的寓意:没有经过管理训练的新主管,所容易犯下的另一种极端错误。
这类主管抱着媳妇熬成婆的心态,将部门的工作全部分配给属下去完成。由于自己不了解应该如何做部门管理的工作,只能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指东骂西,不再出去打猎了。
职能工作vs管理工作
在企业内升任主管后,撇开产业、产品、技术、功能等专业领域不谈的话,主管每天的公务工作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
职能工作(vocational work);
管理工作(management task)。
职能工作就是成立部门所需产生的增值活动(value-added activities),包括有效时间(productive time)和无效时间(unproductive time)之中,部门员工所从事的种种活动。
其中所谓有效时间,就是有产值产生的时间,以销售单位而言,通常都是与客户面对面、电话联系、电话或视讯会议等的时间。例如销售人员拜访客户的时间,就是有效时间;软件支持工程师在为客户做软件升级或是错误处理时,就是有效时间;硬件维修工程师为客户进行预防维护或是问题排除,就是有效时间。
至于内部会议、查找数据、学习新产品、往返客户端的交通时间、吃饭休息等,则都被归类为没有产出、没有产值的无效时间
至于「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成四大类:
计划(planing);
组织(organizing);
领导(leading);
控管(controlling)。
这些管理工作将于接下来的本系列文章中,再深入说明讨论。
时间分配
从我过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最基层的管理者至少要用50%的时间做管理工作,其他的时间则用在职能工作上,这样才能让新上任的管理者,能和属下的员工顺利磨合。
而随着职位步步晋升,主管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负责的营收获利数字和部门员工人数也大幅度增加,花在管理工作上面的时间比例也会逐步上升。
最顶层的职位,管理工作时间比例有可能达到90%以上,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100%。因为,即使贵为董事长、执行长,仍然必须抽出时间来拜访重要客户、投资者、参加员工大会、参加行业活动等,为公司创造形象。
管理时间差距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或是源于创业老板本身对管理工作的不了解与忽视,因此对于部门主管的管理培训不够,造成企业管理制度和实务上的缺失。这个问题的具体状况,从主管的时间分配就可以看得出来,普遍觉得主管花在管理工作的时间远远不足。
企业都非常重视管理培训,不仅老板亲自参加各种EMBA、CEO班、总裁班、商学院课程,甚至安排企业二代、高级主管参加以上课程,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达到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的目标。
但是坊间这些培训课程,大都是邀请产官学研界的大老,发表极为宏观的世界局势分析和经济政策理论研究;比较学院派的,则以欧美大型企业或新创企业的案例,作为课程的内容。
我曾经在企业诊断的案例中发现,老板参加了很多工商管理课程,然后将所学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都在企业内实施,好像各种理论方法都是万灵仙丹,一股脑儿都吃了,希望至少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但是这么做会产生两个问题:
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此乱枪打鸟,员工和主管都会搞不清楚方向、没有优先次序,而且不符合公司现况,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欧美企业的管理水准普遍比亚洲企业来得高,就如同武术里的马步和内功基础打得好,接着练习上乘的武功,自然容易得多。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不足,在全盘接受西方企业的理论方法时,就可能漏洞百出。
5808
2024-04-03
758
2019-11-27
227
2022-01-15
340
2019-05-09
7350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