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房地产资讯 > “从巅峰到谷底:祥生控股四年内被摘牌,千亿房企的坠落之路”

“从巅峰到谷底:祥生控股四年内被摘牌,千亿房企的坠落之路”

祥生控股集团

 

四年间,祥生控股集团经历了从巅峰跌落至谷底的巨大变化,而掌门人陈弘倪亲身见证了这一过程。祥生控股的命运似乎并不顺利。就在去年4月,集团正在全力应对流动性危机之际,创始人陈国祥意外离世,这一打击使得集团步入困境,最终沦落到被摘牌的地步。四年前,祥生控股作为大陆最后一家千亿规模房企成功在港股上市,原以为能借助资本力量实现更大扩张,然而仅仅两年后却陷入深渊。2020年,祥生控股和其他6家大陆房企在港股上市,如今普遍面临艰难困境。与祥生同日摘牌的还有大唐集团,其上市时长也不足四年。11月11日早上9时,祥生控股的证券代码02599.HK正式被港交所移除,这标志着该公司在上市近4周年后黯然退出资本市场。早在10月2日,公司便公告了可能被取消上市资格的风险,原因是未能在截止日前发布2023年中期和年度财报。11月6日,公司最终确认被取消上市地位。陈国祥逝世后,其子陈弘倪接任董事长一职,但未能完全化解公司流动性危机。

 

陈弘倪自2012年进入家族企业历练,2018年升任执行董事兼CEO。父子二人联手推动了公司的全国扩张。2020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在港上市,父子一同敲钟,达到事业的顶峰。公司当时市值高达167.7亿港元,陈国祥家族持有的市值超过110亿港元,进入福布斯亿万富豪榜。然而,行业的剧变和市场的低迷导致公司销售逐步下滑。2021年,祥生控股被排除在千亿房企阵营之外,当年实现合同销售额803.31亿元,次年再降至256.30亿元。今年前8个月,公司合约销售总额为26.27亿元,同比下降75.25%。行业的急速变化,加之家族变故,使公司雪上加霜,突如其来的重担落在40岁的陈弘倪肩上。

 

在今年2月,祥生控股发布了1月销售数据,但因小数点错误引发了“销售额和面积暴增300%以上”的乌龙,直到12天后公司才发布公告澄清。巨大的流动性压力让公司内部显得混乱不堪。流动性危机始于2022年3月,当时公司未能按期支付一笔2亿美元债券的利息,危机自此显现。2023年2月,祥生控股宣布启动总额超6.4亿美元的美元票据重组,并计划通过安排计划或交换要约来缓解危机。然而,自启动债务重组以来,公司未再公布相关进展。公司还通过出售优质资产、合并总部等方式尝试自救,但效果有限。今年4月19日,祥生发布2022年财报,披露公司计息债务总额达296.6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193.92亿元,而手头的货币资金不到12亿元。因债务违约,审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前景表示担忧。

 

陈国祥的发迹地在浙江诸暨,他早年涉足尼龙行业,逐渐成为当地的富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国祥进入房地产领域,逐渐在诸暨建立起祥生的地位。1999年,陈国祥开发了自己的第一个住宅项目,之后祥生的项目在诸暨全面展开。2017年,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祥生在诸暨市占率达45%,陈国祥因此被称为“陈半城”。他并未止步于诸暨,在2014年将公司总部迁至杭州,确立了立足杭州、辐射全国的战略。通过快速扩张,祥生控股在短短3年内销售规模突破千亿。然而,高杠杆、高周转的策略也让公司陷入行业调整的泥潭,最终被市场吞噬。

 

如今楼市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但祥生控股已然难以恢复元气。几个月前,杭州总部瑞晶国际商务中心的部分物业被拍卖。办公室窗外依旧是钱塘江的壮丽景象,然而祥生的辉煌已成往事。这段历史不仅是公司发展的教训,也反映了行业内众多民营房企的命运轮回。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