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思考:既然失败有可能一蹶不振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我能帮求职的朋友事先做预防吗?
对啊,干嘛不在求职时,就把职场道路上”能够标示"的坑坑洞洞给标示出来呢?
把我踩过的坑,变成你的护城河吧!
因此,我还是聚焦在离职的三大主因,改采用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控制二分法来解这16个困扰题(你可以参阅筑招网,筑招网小编的文章-职场胜出|轻松适应职场,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吧。
《拆解离职迷思的三大主因16个困扰题》
我还是采取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控制二分法,直接把问题切成:
入职前,能避免吗?
入职后,能更好因应吗?
也就是说:求职者在面试时,要懂得抛出问题询问面试你的单位主管的问题,避免你入了坑就痛苦不堪,也不知道会不会越转职越糟糕的问题。接着才是经过你透过删除法进去的企业,如果面临了,你应该如何解题。
《首先来解题:避坑一、职场规划不明确》
调查显示,约40%的入职者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选择离职。这反映出初入职场时你根本没有系统性的规划。那么我应该如何解决职场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呢?
以下是筑招网小编的几个建议:
1、自我评估:首先进行兴趣和能力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可以通过职场性向测验(如MBTI、霍尔兰职业倾向测验)来实现!我比较推荐后者Holland Code,是因为大学职场中心、职业辅导的专家也经常使用这一个工具,更何况筑招网就有免费测试。
2、回溯成就感:接着拿出纸笔,试着回溯过去的成就经验把它给写下来,找出让你感到满足的任务或项目,这有助于明确未来方向。
3、寻求专家的意见:可以寻找职场咨询师或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帮助你快速探索适合的职业路径。专家可以提供:
1)市场趋势分析:了解哪些技能和职位正在兴起。
2)个性化建议:根据你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你设定合理的短期和中期目标。
4、面试时询问主管的建议:避免面临目标不明确或设定不切实际的情况。筑招网小编认为更具体且可行的建议是在面试过程中,主动询问单位主管,对于这个职务的职场发展看法。例如:
《你的职场导师:陪跑员、配速员》
上述是解决职场规划不明确的建议作法。毕竟职场是条漫长的路好比跑马拉松。尽管我是二刀流不是职场最厉害的人,但是就这么巧我们栽跟斗过,才爬到现在的高度。因此更乐于分享、更乐于担任你的陪跑员,透过陪伴式的倾听、支持、情绪鼓励,帮助你克服过程中的焦虑与迷茫。尤其是在你职场路上转型时、遇到瓶颈时、找寻方向时、需要有人分享经历时,看看你的左心房,我们一起都陪在你身边跑着呢!
当然,你可能入职数年早已练就一些底气,那么你需要规划式的配速员,协助你精准掌握速度,适度调整你的节奏,在准备跃迁、晋升时能更精确的协助你跨越自我。
因此筑招网小编会帮忙把你的问题需求,推荐给职场专家-逆旅,资安与职场背景,在元智大学、成功大学演讲经验,英文履历健检;找哈斯的采购人生-职场教练,她具备相当扎实的职场规划经验,还担任过跨国企业的主管经验;或是找一位配速员,从猎头顾问出来的Queenie's - 淬炼生命的旅程-人生教练,透过个案对话都能快速为你提出合宜的对策。我想比起你的自我摸索来得更有效率,帮你解决职场规划不明确的问题。
您认为这个职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或技能?
短期、中长期目标,应该参与什么课程训练,或是取得什么证书?
5、定期反思与调整:最后,即使初期目标不明确,也可以定期进行反思。每隔几个月检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成果,调整方向和目标,以便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接着来解:避坑二、工作与生活失衡》
34.1%的职场人希望求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谁不想如此,我也是一样的。因此让我们针对造成失衡的5大原因逐一提出对策。
1、针对经济压力,也许可以跟爸妈沟通,让自己有两三年的缓冲时间,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样子工作上的技术与专业学习起来才会更扎实。踏实,才能打造出众的自己。
2、职场文化,则是有机会在面试时剔除的问题。建议面试时抛出问题询问主管,确认这家公司是否是长工时上班的企业?例如:
贵单位平均下班时间是几点钟?
不知道主管你的上下班时间是几点钟?
提问别太直白,你可以转个弯询问:感觉这边常常大塞车,我想上下班也不例外,不知道主管你上下班是怎么避免塞车的,都几点到公司啊?
3、能力与经验不足,其实可以在初入职场时选择工作分工比较细的大企业,让自己逐步在更专精的小领域上堆叠扩展能耐也是一种解决方式。
4、缺乏支持系统,也是有机会在面试时剔除的问题。
在面试时可以先询问主管,这个职位一起共事的同事是几位?
如果就你一位,那么得持续追问,我报到后是否会有前辈带着我学习呢?否则当然就缺乏支持系统。
了解单位有几位同事,自己进来是否有专职前辈教导?
教导时期是多长?
同时了解我碰到了问题,谁会帮忙给我意见?
5、自我期望过高的问题,也是有机会在面试时降低的问题。一样在面试时询问主管,我相信面试两三家企业之后,你大致上就有一般主管的期望值,可大大避免自己过于苛责自己。你可以询问下述问题:
他对这项职务的短中长期期望是什么?短期、中期,时间是多长?
如果你没有达成阶段性学习,应该如何弥补?这可以大大降低自己不必要的期望问题
《最后来解:避坑三、缺乏认同感与成就感》
当员工在公司内感受不到成就感或不被认可时,离职念头便随之而生。这么白的题目,看这出剧也许可以马上获得认同:Netflix 的费马的料理。
你可以看到主角(北田岳顿)放弃录取的东大去明星主厨(朝仓海)的餐厅,一来的挑战竟然是直接丢到厨房自我摸索自生自灭。这感觉是不是跟很多职场如出一彻呢?
好吧,我喜欢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让我们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是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发生在我身上,我应该如何做比较好。
首先,让我们检查不被认同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5点:职场生态不熟悉、职前教育训练不足、缺乏支持与回馈、公司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不符、缺乏挑战性任务。 (有没有感觉很多题目都类似呢?解法大同小异。)
接着我们还是采取斯多葛派的控制二分法来把上述问题分两大类:
1.哪些可以在面试时探寻出来的?用来避免你踩雷,去了不适合你去的企业。
2.哪些在入职之后,可以快速学习起来解决的。这个基本上可以透过职前训练,认识到跨部门同侪更快速适应环境。
再来探讨面试时,我可以抛出哪些问题?
提问+注意观察面试主管的反应,如果他的情绪或是语气对于某些项目很自豪,这项目在部门或是公司内部是有获得重视的才会喜悦的表情在那些答案上。相信这些抛出去的问题,有助于大大降低你去了一个新人自行摸索区,或是与你价值观背离的企业。
请问新进员工,有职前训练吗?训练时间是多长?大约训练哪些项目?
分发到单位去报到之后,单位也有专人负责入职通识训练吗?
我报到后,有前辈负责带领我吗?
不知道主管期望,应聘这个职位的新人在单位上应该训练多长的时间可以独立作业?
不知道贵单位的绩效指标是什么?
请问上一次贵单位奖励同仁是什么时候?做哪方面的奖励?
不知道贵公司总经理,上次是什么时候跟大家讲话勉励的?
再来聊聊感受不到成就感的因素有哪些?常见的有:缺乏挑战性任务、晋升机会不足、工作与个人目标不一致。
很好,大致上这三个问题不难,现在换你来挑战看看,你认为该如何解题呢?欢迎尝试看看我们再来好好讨论哦。
《小结:把别人踩过的坑,变成你的护城河》
你,就是自己职场的CEO。职场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难免有些坑坑洞洞。但真正聪明的人,清楚自己的适性与能耐,会时时修正步伐与路径,这类的人不用我们说什么,都能顺利攻上自己喜欢的峰顶,坐看云起的优雅。
不过,愿意努力的人也别气馁,把筑招网小编踩过的坑,当成你的护城河,更快挺进成功的领先人群!也希望筑招网的职场文章的叮咛成为你的陪跑员,陪你面对职场中的转型与挑战,帮助你克服焦虑与迷茫。加油,我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遇见更棒更卓越的自己吧。
422
2020-06-07
711
2020-12-31
1445
2020-08-19
7827
2024-01-12
4906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