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接近毕业生迈入职场的时间,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除了学生就学的状况多少受到影响之外,随着景气紧缩,市场需求不明的状况下,许多企业纷纷缩减原来要招聘的员额或是干脆停招,新人打杂,错了吗?与其埋怨被主管亏待,不如做这些事,让今年即将毕业的职场新鲜人面临了更严峻的求职挑战。
当然,要迈入职场被视为专业人士看待,再怎么说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许多在学校成绩优异、社团经历漂亮的毕业生,更是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在工作上好好表现。在用对的那只脚踏入职场前,或许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有可能因为什么原因离开职场?除了企业文化不如想像、工时太长、工作内容与期待不符,或许很常听到的还有一个是觉得自己被亏待或不被重用?
如果我们试着回顾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的菜鸟时期,无论是刚进入新的学校、新的年级、新的科系或新的环境,幸运的话,我们可以很快摸索出当下环境的生存之道,建立说得上话,甚至可提供具体建议的人脉,或者开始做出些自己的代表作(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对团体产生贡献)。如果不幸对读的科系没兴趣、对社团活动兴趣缺缺,也没交到几个说得上话的朋友,摸摸鼻子,即便混到毕业,只要拿得到学位证书,也没人会过问你的过去。
但进入职场,当自己的表现就是用金钱衡量的等式时,不免想要一直去试探自己身上的标价,是不是真的符合自己认为的价值?职场没有既定的课表,也没有人会告诉你修完这个学分,你就可以进入下个关卡。更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你看着前辈或身边的同事在公司混得如何,默默地去揣摩自己该累积的技能、经验,也盘点自己缺少的部分。
对于公司来说,训练新人需要一些沉没成本,刚出社会志趣不明显,也不确定会在公司待多久的新鲜人更是如此。如果公司幸运地有体系完整的教育训练,还有明订的训练时期,新人可以减少一些自己学习碰撞的学习成本。但如果是老师傅带着学,师傅有时间能教多少,新人能吸收多少,真的就看个人运气和功力了。
碰到没人教、被指派团队内最吃力不讨好事情的人,也是最有可能萌生离职念头的人。无论是帮忙打电话、影印、跑腿、订便当,联系厂商还是做报表,看来平凡无奇却一直重复的事情,往往会让许多职场新鲜人萌生不如求去的念头。
职场上也多的是励志文章,鼓励脑中不时冒出在打杂想法的新鲜人,多去探究自己手边的杂事,在整个公司的业务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例如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答案很有可能是「以前就是这样做」、「因为前辈没空做」、「做这件事情太花时间没人想做」,或是「这是必要但花时间的工作」、「我们都是这样训练新人熟悉业务」等等。
或许,我们也可以多问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我做这件事?这时候的答案可能就很多元了,最直观的可能是你最菜、时间最便宜、新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或这是给你的训练。我们也可以试想另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我,这件事会是谁来做?、其他人比我多会了什么,他们现在在做什么事,所以才不用做这件事呢?
后面的问题,反而能够清楚地指引出现实跟可努力目标的差距。无论是看得到的业绩目标、成交比例、议价能力、简报能力,或是相对隐形的人脉网络、对于事件与政治判断的敏感度与向上或平行管理能力。找到那些背在前辈身上的勋章或关键字,试着往那个目标更靠近一点,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一点(让公司觉得让你做杂事是浪费钱),或许可以让职涯路上更有方向感,也可以从更客观的视角,检核自己达到的小小里程碑,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
31
2021-12-06
4602
2024-08-09
2546
2023-04-26
4565
2023-07-21
347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