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两会之声,政协委员们都有哪些提议。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们,又带来了哪些和建筑业有关的提案呢?让我们一同盘点(排名不分先后):全国政协常委刘东生:加快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刘东生认为,我国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是加速发展的良机。
对此,刘东生提出3条建议:
一是提升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战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综合施策,制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科技支撑、政策支持等战略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允许建设开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区域率先推广。
二是出台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专项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推进推广绿色建筑建材的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将木竹结构建筑建材产业发展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
三是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推动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产品分类、质量、环保、安全、抗震等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重点推进木竹建筑建材定向培育、组装配套、技术创新、检验认证等关键技术提升,同时,引进、吸收国外多层及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研究制定相关财政奖补、财税优惠、金融支持、建设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行业对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的认可度。
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
建议农民工纳入产业工人队伍
今年两会期间,许启金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的“转型升技”促进国家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提案》,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引起不小的关注。
许启金坚守生产一线38年,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感触颇深。今年,他带来了一系列调研成果,建议高度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素质和技能的“转型升级”,这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他先是将目光放到了农民工群体上,建议把农民工真正纳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系。
“我国农民工总量将近3亿,其中外出工作1.7亿,7500万人跨省务工。从数量上看,农民工更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主体。”许启金强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工会群团组织更要有所倾斜和侧重,要在就业帮扶、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职称荣誉、权益保护、参政议政等方面与传统产业工人一视同仁,无差别管理、“一揽子”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许亚南:
建立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长效机制
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干扰群众正常生活,这是我国城市“成长中的烦恼”。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副市长、民盟宁波市委会主委许亚南提交提案建议,要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有效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营造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
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提交了三份书面提案,其中一份为《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杨国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杨国强建议,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人工智能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进行有效引导,在基础研究课题、产业培育和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用转化环节,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与推动全国市场准入方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杨国强还建议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一批建筑机器人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为快速试点试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设备提供场景和条件;同时联动行业协会等力量支持和协助将试点验证后的安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推动建筑机器人加速走向市场,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水波:
加强工程建筑业国际话语权
张水波连续3年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每提出一件提案,就力争真正可操作、有实效”。今年,张水波的提案内容更加细化, 特别着眼于工程咨询和法律服务两个方向:“‘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技术、经济、法律、跨文化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要想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必不可少,我们应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举办高水平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加强我们在国际工程建筑行业的话语权,培养出更多基础好、有家国情怀的中青年骨干。”
全国政协委员宋鑫:
1亿平方米建筑用清洁供暖相当于
植树造林36万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表示,北方的老百姓对供暖都比较熟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南方也有了冬季供暖的需求。如果采用传统的烧煤供暖,这会出现雾霾,如果都用天然气,这会出现气荒,直接用电采暖费用太高,清洁能源的推广势在必行。
宋鑫表示,在全国每年大约新增20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有1亿平方米可以采用清洁供暖,如果全部实施,每年可新增节约标准煤6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6万亩,可以说这种方式既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百姓还可以少花钱。
全国政协委员王翠坤:
加快城市建设数据流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建研院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翠坤表示,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快城市建设数据流转对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此,她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
新建建筑通过数字化模型交付可直接进入到城市模型,要做好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的顶层设计,把这些数字化模型创建好、利用好。
二是打造国产软件生态环境
要重点打造国产BIM软件生态环境,制定政策鼓励应用国产软件,通过大量工程应用,促进国产软件的持续迭代和优化。
三是加快数据流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应加强有关行业和部门的联合,自上而下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多行业数据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底座,再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辅助科学决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此外,建议强化转制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性支撑地位
进一步明确转制科研院所在基础性、社会公益性、国家战略性等科研工作中的地位,突出创新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实施细则,注入更加充足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
建设韧性城市 提高抗风险能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城市具备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治理能力,还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表示。
她说,在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思维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全过程,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防灾规划,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的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此外,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592
2020-06-10
505
2019-08-30
308
2019-02-20
385
2020-04-28
537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