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场处在多变的环境下,使得许多角色需要高度协作,在各个团队之间中穿梭整合,以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雇主对于「软技能」的重视,譬如创新思考的能力、高度人际沟通技巧,解决冲突能力等,逐渐不亚于硬技能,这也连带影响履历撰写的呈现方式。
恰当好处的软技能叙述,对履历来说绝对是加分的,只是不少求职者苦于难以拿捏比例,甚至不知道怎么写才是「有说服力的」,而造成两种常见的状况:
一但写到和软技能有关的段落时,总觉得难以下笔,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导致履历整体呈现都是「事情」,缺乏那份「人」的独特性。
选用大量的形容词堆叠,例如「乐观的性格」、「缜密的做事风格」等,却难以形塑说服力,反而都是人的描述,却又「缺乏佐证」的想像。
到底要如何选对软技能放入履历中?如何有效形塑阅读者对我们的想像?以下我将会分享为三个面向,来让我们在履历中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软技能。
A. 从职位描述(Job Description; JD)里提取关键字
如果不确定哪些软技能的叙述词是符合职位需求的,建议直接从JD里提取关键字。有时,JD会明确地提到公司期待求职者的性格和态度,例如:
「我们期待求职者有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喜爱学习新事物,并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依照职位描述来写软技能的优点在于,当雇主是透过ATS系统来做初步履历筛选,求职者的履历比较容易进入第一关。也因为是透过系统判读,故不建议使用过于自创、结构复杂的形容词,例如:
范例1: 「我拥有勇往直前、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草根态度,使命必达跨越障碍直到终点。」
范例2:「我对任何事情都抱持积极的正向态度,成功执行并完成过许多大型复杂度高的专案。」
一样是表现「积极」和「毅力」,范例1可能会因为ATS无法判读,而无法成为获选的履历,而范例2使用和JD相似的形容词作润饰,站在ATS或阅读者的角度看,则较容易连结与联想。
如果不确定形容词的篇幅到底要占简历的多少份量,会建议在写完简历之后,去做一个全面的浏览,我会建议形容词的比例不要超过20%,
B. 引发阅读者「感受」我是这样的人
当求职者选用大量形容词、单方面告诉雇主「我既积极又有毅力」时,其实不容易获得认同。毕竟,在不相识的状况之下,雇主无法从片面的资讯接收到你的价值。反而是藉由实例的描述,才能让雇主感受到你的性格。
大家可以感受以下两个例句:
范例1:「我是个很有组织能力的人,主管与同事也非常认可我在这方面的贡献。」
范例2:「我曾组织过5个国家,共13位不同国籍同事的跨时区会议,根据会议需要,我会预先准备好前置作业,协助大家有效地在会议上达成共识。这样的表现,也让我在下半年起负责了更大专案的规划。」
范例1是常见的自我描述形容词,而范例2很好地举出了所谓「高组织能力」的实际例子,并以负责更大专案的规划,来替代单方面描述他人认可,让阅读者能对于特质描述的可靠度上升。
你发现有太多比例的形容词,其实也可以将形容词替换为动词来写,写法和以强动词作叙述开头的概念是一样的。
C. 着重特质呈现的一致性
当求职者在最精华的个人简介(Summary)版位引用了几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但履历内文却没有可对照的实例,或者内文描述的自己与所挑选的形容词无法匹配,都会造成雇主的疑问。
好比说,你形容自己是一个积极有野心、步调快速的人,但履历内文的描述,都看起来是谨慎小心,这样的差异就会影响阅读者的信任程度,也影响履历的好感度。
我会建议求职者,在挑选特质时,尽量站在真实的角度来呈现自己,这样在面试时也会是比较顺畅的。像现在行为面试都是以开放式问题( 参考:【面试的艺术】行为面试,现正进行中 ),来探测我们的一言一行、你对事情的反应,这也就影响了他人如何接受你的特质,因此难以做包装。
在求职过程中,站在『履历的环节』,雇主还是看重求职者本身的经验(做过的事)。软技能的功能是形塑雇主在阅读时,有个你主动形塑出的想像,进而让对方想邀约我们进一步面试。
强化软技能的说服力,有助于为我们争取到面试的门票。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鲜人、跨领域求职者,当没有硬技能、既有经验,去佐证你在这个职位上的直接经验,就必须要以软技能来辅助自己,让雇主认为「你是有潜力的」。
总结这篇文章——从职位描述提取适当的关键字、用实例活化形容词成为软技能、特质一致性的呈现,期待下次读友在撰写履历时,能多一分润饰的思维,强化自己的职场人印象值,取得理想的面试门票。
2844
2023-07-12
7803
2023-11-17
422
2021-02-24
563
2020-07-24
8369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