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厦门历史风貌建筑将穿上“防火衣”

厦门历史风貌建筑将穿上“防火衣”

  

 

  近日,我市出台《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这是我市首次针对历史风貌建筑制定防火设计导则,在全国率先提出历史风貌建筑防火设计相关理念,填补了国内防火设计标准的空缺,为历史风貌建筑进一步活化利用奠定了基础。据悉,该导则将在鼓浪屿试行两年。

 

  国内首创新标准

 

  践行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

 

  在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中,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做历史风貌建筑防火设计导则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历史风貌建筑更好地实现活化利用。”据市建设局勘察设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动历史风貌建筑活化利用,鼓励将部分历史风貌建筑活化利用为博物馆、研学基地、民宿等公共经营场所,重新焕发风采。但这过程中存在一个棘手问题:历史风貌建筑有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楼道宽度、建筑装饰材料等都并不适应国内现有的各类防火标准,消防监督检查无据可依,给公共经营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建设局牵头组织编制《导则》,并会同市消防救援支队、鼓浪屿管委会发布实施。该《导则》践行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在国内首次提出“历史风貌建筑防火设计目的为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水平”,首次明确“历史风貌建筑现行功能不同,防火要求不同”,填补了国内现行标准不适应历史风貌建筑防火设计的空缺。

 

  参考鼓浪屿、中山路的使用功能

 

  将建筑细分为五大类

 

  这一《导则》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据市建设局勘察设计处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历时2年对鼓浪屿岛上400多栋历史风貌建筑逐一入户调研、一户一评,并调研岛内外、外地市相关建筑,在掌握翔实数据、充分研判我市实情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标准完成了《导则》编制。

 

  翻开《导则》,不难发现,这份导则是针对厦门“量身定制”。“我们参考鼓浪屿、中山路等历史风貌建筑现行使用功能,根据业态将《导则》内容具体细分为旅馆和民宿、商店和饮食建筑、博物馆(含陈列馆)、疗养院和员工宿舍、办公建筑5大类,根据不同业态场所的防火要求分别制定防火设计导则。”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分类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为我市历史风貌建筑修缮、消防改造提升时的火灾风险评估和防火设计提供依据。”例如,在“旅馆和民宿”一类中,《导则》对建筑防火、安全疏散、门窗、建筑装饰装修、消防设施、电气等分别作出了具体设计要求,提供了有效的装修改造意见。

 

  《导则》的发布实施意味着,我市历史风貌建筑从此穿上了“防火衣”。《导则》将首先在历史风貌建筑最为集中的鼓浪屿试行,试行期为两年。试行期间,消防救援机构、公安派出所可依据《导则》内容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摘自 《厦门日报》 2021.02.19 记者 黄语晴 通讯员 张怡恬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