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过后你是否有换工作平台的想法呢?一般年初都是职场的跳槽高峰期,那么你选择跳槽是看薪水待遇还是寻求兴趣所求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讨论。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员工工作三年,总感觉到吃苦受累,而且前途暗淡,迷茫中他决定请辞。
了解情况后,老板问他,“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员工给出了三个答案:
员工说“从桥上过”,老总摇摇头说:“没有桥”;
员工说“从叶子上过”,老总说:“叶子被水冲走了";
员工又接着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老总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的意义。”
那么毛毛虫究竟是怎么过河的呢?
最后老总告诉员工说:毛毛虫要想过河,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变成蝴蝶。毛毛虫在变成蝴蝶之前要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它在一个茧里面,暗无天日、没吃没喝。这种痛苦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团队兄弟,如果你也在想辞职,那么请先审视自身:是否已经有了蝴蝶飞翔的本事!
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献给每天喊辞职、想辞职的人或周期性喊辞职、想辞职的人!
1.不要轻易离开团队,否则你要从零做起 。
2.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3.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4.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
5.心怀感恩之心,感谢系统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6.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
7.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谁能最后享受到胜利成果?
第一: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第二: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第三: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第四: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
第五: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
第六: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人。
第七: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
第八:雄心博大,德才兼备,有奉献的人!
学会说话,给人温暖,给人鼓励,给人赞美,给人信心,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智慧!
不管你在哪里上班,请记住这些字!
第一则:
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
第二则:
入一行, 先别惦记着能赚钱, 先学着让自己值钱。
第三则:
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
第四则:
干工作,没有哪个是顺利的,受点气是正常的。
第五则:
赚不到钱,赚知识;
赚不到知识,赚经历;
赚不到经历,赚阅历;
以上都赚到了 就不可能赚不到钱。
第六则:
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
只有先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有职业高度。
第七则:
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送您一个字:干!
以下内容来自一位拥有5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自述,关于机械行业转行是看薪水还是个人兴趣,希望阅读完本篇文章能给大家一点感触。
自我介绍一下,2011年毕业,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后在某大型民企做制造工程师。家里人都是干机械出身的,算是一个技术崇拜的新兵。在机械行业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是把这三年的思考经历整理写出来,算是对自己的总结并且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
大学时候特别喜欢创新,无创新不机械的感觉。觉得算齿轮比,经验公式都不够新奇,觉得机械就是应该巧妙简洁。在市级还有一些校级的机构或者机械大赛都有名次。像电影三大傻大闹宝莱坞里说的,我也认为机械就是代替人的东西。在可以完成要求的前提下,足够的简洁,这样好做,好用,好维护,何乐而不为。那些组装的多功能东西,越是关节点多,越是不结实,你看瑞士军刀虽然多功能,但是每一个工具都是单独的一个。还有就是国内大家喜欢用可调节的扳手,但是外国更多喜欢用成套的扳手,它的好处在于使紧固件尽量少的变形。
工作是随便找的,真的很随便,简单到我只有一个要求,干技术就ok。
当然工资还是有点要求的,最起码我希望自己工作了就不会再问父母要钱花。那会没有很系统的了解到设计啊,工艺,技术支持等区别。就是觉得自己该在车间第一线干几年,这些经验会是以后的财富。一个好的工艺,当他有了经验后再加上以前的理论可以成长为一个很好的设计。而一个毕业就搞设计的人,设计的东西的可加工性就有待考证了。当时还在论坛里看到某位前辈的帖子,大概是说技术支持这个职位比较好,因为可以直接接触自己的产品,然后解决客户运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成长是最快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技术就是要一步一步的走。踏踏实实,数十年磨一剑的感觉。
我也有致命的一个缺点,就是欠缺分享精神,自私。干了两年的工艺,首先我把所在的厂里所有机床的型号,行程,机械原点都整理成表格备查,但是我没有把它们分享给我的同期同事。后来我又请教单位的老师傅,加工每种材料一般给的转速和进给是多少,也整理出来并且记下来,也许每次的参数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有个范围的参考找理想的东西就容易的多。
刚上班的前半年工作笔记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是实践经验成倍增长的时期,需要记录总结的。单位不要求,也该自己记下来。我写了大半本的工作笔记,大概就是记录我每天学了什么,干了什么。有从机械手册上摘抄的东西,也有从一线工人嘴里问出来的。进步真的很快。
再后来我被细分去做一些夹具和刀具的设计,具体设计等我整理好了再分享中间的那么一点点经验,现在只是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时间和条件允许下,尽量把自己做的这种单件的东西从头到尾的跟一遍,和工人聊聊天,问问他们这么设计会不会不好加工,如果他们做会怎么设计。对于那些更改的设计,如果不影响功能又减轻重量,那是完完全全需要改进的。而对于影响功能的,也可以和工人探讨我要这样的效果,你有没有更好的主意?给工人以尊重,他们懂的远远比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多得多,心态归零。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后,最好分享给自己的领导和同期同事,不对的地方请他们帮忙提意见,这点我当初做的太烂了。
对于软件,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在标榜我会什么软件,pro-e,solid works,cad等等。我能用到多熟练。但是其实,软件只是个工具,就比如刻刀,那还得有老师傅的手和技术才能有好的作品。软件是表达工程师语言的载体,必须会,但是不必太苛求。学习第一款软件还是得多下工夫,因为它是锻炼自己的建模思想的软件,然后就可以发现其他软件多是操作不习惯的问题,很容易上手。而图纸中最核心的东西,依旧是怎么容易加工,怎么比较轻,怎么选择经济的材料这些问题。软件的习惯,尽量和自己的企业一致,花2天时间,从百度和论坛上找方法,把图纸模板,材料库,材料数据导入,尽量用自动化计算质量和体积,表面积这些。标注这些参数,对于后续发黑一类的表面处理很有帮助。
以上是CAD端的软件,接着需要懂一些CAM和FEA的知识。cam可以输出我们主流的代码,在一些复杂形状和五轴加工的时候省去编程的功夫,而且可以检验工序的正确与否 ,避免不必要的事故。fea是工艺不太用到的,至少我工作2年没用过。就是有限元,不过后来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轻量化和设计出能给出很大的参考价值。
对于加工,工艺工程师大多都要写工艺卡。而有些老师傅是很不屑于工程师写的工艺卡,因为根本用不了啊。。。不是鄙视咱么,他们自己的方法真的比咱们这些小孩子好得多。所以多去请教,有时候一个顺序的改变,就可以剩下后一个工序的时间。加工普遍要留量,留的多了后面还是得切掉,所以留量也是有学问的,如果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少留一点。
之后很久很久,我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人,一共就那么百来号人,上班见,下班还见。机械企业普遍也不在市中心,感觉自己都没有娱乐了。感觉心中的小心脏按奈不住寂寞了,看书,约朋友出来聚会,慢慢的发现两年后,我干其他行业的朋友都混的比我滋润。靠,转行。而且怕自己犹豫就在萌生转行到辞职,仅仅用了1个小时。
烦透了每天画图的日子,而且觉得自己提高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加速度不够。后来,今天的我觉得那会只是长跑过程中的第一个极限一样,只可惜我没顶住,幸运的是我在20多岁的年纪就懂了,至少以后可以不焦躁了。我那会觉得转金融吧,月薪2万多,而且我也不笨啊,等我月薪2万了我可以买好多零件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机械。辞职考研,惨败,而后直接往金融靠,就是一条走偏的路呀。但是当时的我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我知道自己的资本是机械技术,而且两年我也很认真的在学习,所以我去了一家做机械软件的单位,干技术营销。
也是在这学习了一些关于fea的东西,它可以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改良机械,用的是伪密度的方法,把承重在一定值下的网格隐藏。再后来很幸运(至少那会觉得很幸运)有人引荐,我去了私募的公司。干金融啊,梦寐以求的行业,高大上,有木有! 结果我的薪水也回到了毕业那年,而且还不如那会多呢。生活窘迫,还得从头开始。继续学习,学着写报告,做路演PPT。学着真话不全说,假话包装了后再说的处事方式。真心话是,累。
到此才意识到,我就是学机械的,我喜欢机械,而且我跑偏的也不远。所以在此对那些和我当年一样到第一个极限想转行的兄弟姐妹说,再等等吧。离开了我们的大专业,我们什么也不是。未来,我还是会干我喜欢的机械,我知道金融这碗饭我吃不起,我还是喜欢踏踏实实的不浮夸的生活,偶尔邀三五好友小酌怡情。
7695
2024-06-24
6723
2023-11-08
3434
2021-06-28
2101
2023-04-30
2391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