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保家卫国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今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那段历史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心中。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遍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进军朝鲜后的第一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断取得辉煌胜利。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奠定了这场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基础。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中朝军队不仅把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而且还进行了多次进攻战役,迫使侵略者停战谈判。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2014年中央批复同意对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改扩建。经过5年多的翻修改造,这座中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英雄的赞歌 和平的基石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改扩建工程设计主旨为“英雄的赞歌,和平的基石”。以“基石”作为创意构思来源,塑造抗馆稳如磐石的建筑性格,象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和平稳步发展的有力“基石”。设计兼顾与三座保留建筑——圆形画馆、纪念塔、指挥所旧址的关系,突出纪念塔的竖向标志性,兼顾保留建筑体量、生态景观环境、城市空间等众多因素。整体形象方正平直、庄重大气,与山体浑然一体、与周边环境、历史文脉和谐。
推开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厚重的大门,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空间更加开阔。步入序厅,眼前首先呈现的,是一片明亮的曙光色,而后,色调逐渐变暗,仿若战争的阴云正在逼近。序厅正中,是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司令员的大型铸铜雕像《临危受命》,真实还原了70年前的历史瞬间。正上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大个字,高度概括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重大主题。
改扩建后全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一轴六区”,以纪念性园林红色教育为主线,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 、国防教育园、兵器陈列场等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
“改扩建之前,其中担负展品陈列重任的陈列馆面积只有5400平方米。而现有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0000多件,由于面积小,只能展出1000余幅历史图片、700余件文物,大多数文物和图片没有安身之处。且原纪念馆展陈形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纪念馆功能的发挥。”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介绍说。
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展陈面积7879平方米,是旧馆的近5倍。陈列馆全部陈列内容分布在10个展厅内,展线440米,陈列面积1630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辅以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化陈列设施,利用全封闭玻璃通柜式展线,以及自然光、灯光结合的采光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
为使参观展线更加合理、顺畅、有效,使文物和历史图片得到充分展示,新馆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在展线的设计上,项目团队利用空间结构巧妙地或架设高墙、矮墙、异形墙,以起到划分区域、延长展线的作用;或根据展陈内容拆除墙体,以达到视线通透的效果。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改建后,新馆拥有长达1389米的展线,为展出更多文物和历史照片提供了保障,由此再现了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鏖战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板门店停战签字等重要战斗战役和历史事件场景,完整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历程。
精雕细琢 实现文物迁移“零损伤”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人们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在国防教育园中陈列着抗美援朝时期及人民解放军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装备文物包括兵器、机车、雕塑、展品、碑刻石材等共计3大类20小类116件。
如何实现100%原貌修复文物和零损伤迁移文物成为改扩建工程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修复“1115号英雄机车”这一重要文物时,问题变得越发棘手。
“1115号英雄机车”车型年代久远,项目团队翻阅众多国内外文献都没有查找到完整构造设计图纸。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迁移及修复工作在当今机车生产、使用行业内无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借鉴。此外,因常年放置在露天兵器陈列场,经风吹日晒雨淋机车锈蚀严重,部件多有损坏,如果盲目对其进行迁移及修复将会对机车复原工作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为此,项目团队邀请业内专家和相关单位经20余次咨询论证,终于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方案。在修复和迁移文物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且研发出测量大型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及装置,并使用科学的手段对机车金属锈蚀程度进行分析、分级,然后清理,继而通过合理切分吊装车体进行修复避免了迁移过程对机车造成的二次损害。
与此同时,中建八局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文物保护性迁移及改扩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深基坑激光图像位移监测技术及其实时监测系统》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团队还获得了纪念性机车迁移修复施工技术的第一手资料,并留存了机车的珍贵3D影像可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实现了英雄机车及其他文物“构件100%回收、原貌100%复原”的“双百”施工目标。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静静地流淌在纪念馆中,纯白的纪念碑静静伫立在阳光之下,纪念着那群“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余年,新开放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人们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在国防教育园中陈列着抗美援朝时期及人民解放军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装备文物包括兵器、机车、雕塑、展品、碑刻石材等共计3大类20小类116件。
如何实现100%原貌修复文物和零损伤迁移文物成为改扩建工程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修复“1115号英雄机车”这一重要文物时,问题变得越发棘手。
“1115号英雄机车”车型年代久远,项目团队翻阅众多国内外文献都没有查找到完整构造设计图纸。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迁移及修复工作在当今机车生产、使用行业内无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借鉴。此外,因常年放置在露天兵器陈列场,经风吹日晒雨淋机车锈蚀严重,部件多有损坏,如果盲目对其进行迁移及修复将会对机车复原工作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为此,项目团队邀请业内专家和相关单位经20余次咨询论证,终于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方案。在修复和迁移文物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且研发出测量大型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及装置,并使用科学的手段对机车金属锈蚀程度进行分析、分级,然后清理,继而通过合理切分吊装车体进行修复避免了迁移过程对机车造成的二次损害。
与此同时,中建八局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文物保护性迁移及改扩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深基坑激光图像位移监测技术及其实时监测系统》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团队还获得了纪念性机车迁移修复施工技术的第一手资料,并留存了机车的珍贵3D影像可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实现了英雄机车及其他文物“构件100%回收、原貌100%复原”的“双百”施工目标。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静静地流淌在纪念馆中,纯白的纪念碑静静伫立在阳光之下,纪念着那群“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余年,新开放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174
2021-01-28
7318
2023-11-16
894
2021-06-09
618
2022-03-18
124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