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主管都会把信任的爱将,或高绩效的明星员工,尽可能留在身边,不会考虑将他调到其他部门或分公司。这种乍看是在「留才」的行为,反而会破坏人才的发展与公司的绩效;鼓励人才在公司内部轮调,才能增加跨职能协作、强化部门合作、改善创新,并加强组织凝聚力。这是为什么呢?平行部门之间相互「挖角」,难道不是办公室禁忌吗?
过去几十年来,我的公司一直在研究人力实务与绩效之间的关联,而我们发现,绩效低落、不敏捷、改变缓慢的公司,有一项共同特征:私藏人才(talent hoarding)。这种做法让主管能把绩效最佳的员工留在身边,不让他们调动到公司的其他地方。
当然,想留住你的团队、部门,或是事业部里的超级明星,是人之常情。但这最终对组织与相关的个人不利。针对人才流动的几项研究显示,积极调动员工担任不同职位,是公司目前最没有充分利用,但最能有效培育员工与加强文化的技巧之一。其实,我们在企业生产力顾问公司(i4cp)的同事进行研究发现,若以营收成长、获利能力、市占率与顾客满意度来衡量绩效,高绩效组织注重人才流动性的可能性,是低绩效公司的两倍。
建立流动性的文化,是非常健康组织的一项特征,带来的益处也很明显:增加跨职能协作、强化部门合作、改善创新,公司在运作时更像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而非一些各自独立的领地。
尽管有这些好处,仍很少有公司把调动人才视为优先事项,也很少有公司设有正式的人才流动计划。随着公司度过这次疫情大流行,人才流动也变得更关键,有助于留任绩效顶尖的员工,并提升员工技能,以便在未来更加敏捷。
公司如何持续阻碍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不仅是把员工从一个部门调往另一个部门。顶尖组织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能力,能发现、培育与部署人才,以满足公司业务的需求。在疫情期间,「满足业务需求」有了新的意义,而接纳人才流动做法的公司,在2020年表现良好,例如3M就是如此,3M迅速重新部署资源,以制造并分销个人防护装置(PPE)。在要求高度敏捷的时期,能蓬勃发展的公司都拥有以下特征:能快速且策略性地部署所需的技能组合、接获通知后立刻安排人力,以及因应突发状况。
虽然人才流动通常被描绘为让高绩效员工升迁,但实际上还包含很多种流动类型。一种可能做法,是把某人水平调动至另一个业务团队或事业部。也许是调到子公司、其他地区,甚至是去另一家公司一阵子。这甚至可能意味着将某人向下调动,好让他们最终能向上调动。这些全都有助于招募与留住人才。在任何组织里,丰富的职涯新机会都能吸引与留住顶尖人才,而这项特征,对任何一位管理员工的主管,应该也有吸引力。
但「应该会有吸引力」却是人们避而不谈的棘手问题。人才流动的主要阻碍几乎总是来自主管。我们的研究发现,半数公司(与74%的低绩效公司)都表示,主管不鼓励人才移动,是人才流动性的最大障碍。主管费尽心思要抓住自己团队中的明星员工,甚至会耍花招留下他们。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主管刻意隐藏表现最优秀的员工,避免其他人发现他们。
这也很难责怪主管。其实,大多数公司都激励他们这么做。主管若是在组织认可并奖励的指标上表现杰出,这通常是纯粹的业务指标,就会希望保留让他们成功的人才。如果你曾管理过员工,可能也犯过这项罪行。
创造流动的文化
设计激励主管的诱因。要改变这种情势的首要关键,就是重新评估组织认可与奖励主管的方式。全世界最优秀的一些公司深知,如果要持续轮调人才,特别是高潜力人才,就必须把轮调人才纳入主管的绩效目标,成为绩效评估流程的一部分。这些组织往往会在内部高调地表扬和奖励主管能够培育员工,并提供员工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简单来说,他们打造期望人才流动的文化,以及仰赖这种人员移动而发展的环境。
公司这么做的时候,过去会私藏人才的主管,发生有趣的变化:他们变成人才磁铁。主管若是以推动员工职涯发展著称,所有人都会想为他们工作。
减少官僚主义与污名化。另一项阻碍是官僚主义;公司挑选内部人才填补职位空缺时,常会产生官僚主义。主管宁愿向外寻才,因为这种聘雇流程通常更加(更加!)简单,也能避免冲突。在许多公司,「挖角」内部人才通常会引起不满;如果聘雇主管想邀请内部员工加入他们的团队或部门,而非从外部聘请,公司会要求他们通过更繁复的步骤。
从员工角度来看,也是同样的现象。外部机会不会触碰到主管之间的「交战规则」。争取外部工作机会不用背负什么污名,但寻求内部其他职位,却可能要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我曾有几位朋友应征其他的内部职位空缺,当他们被发现,就说自己「死定了」。员工向外求职时,不会被局限在某个薪水区间或职务层级,但向内求职时,经常遭遇这种情形。最后,员工向外寻找机会时,可以摆脱任何过去贴在他们职务、层级、薪酬、部门等上面的标签,这些标签往往会阻碍内部流动。
为解决这项阻碍,先进的公司正在内部采用人才生态系统的做法,在为专案安排人员时,把待执行的工作与最佳技能配对,而非就近任用人员,或是什至按员工职位的层级,来指派人员加入专案。这里的关键在于,应登录所有员工的技能与能力,以便指派人员时变得更敏捷,并从内部找人填补职位空缺。通常,职位空缺的最佳人选已经在组织内部,但由于缺乏员工资料,导致聘雇主管无法发现他们。活跃的人才生态系统,让公司能接受员工在组织内频繁移动,也会减少把这种现象当成是挖角的观感,并化解应征内部职位空缺的污名。
把人才流动当成网格,而非阶梯。把人才流动当成网格,公司就会鼓励员工在组织内部移动,好让他们在关键决策者的管理下,尽量拓展他们的能力。我们的研究显示,赞同水平移动与鼓励外派工作,与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有强烈的相关性。人员调动流程透明化也是。高绩效组织更有可能清楚向员工说明人才流动的标准,可能性比其他组织高了4.5倍。
鼓吹水平流动,也能解决与流动性相关的一种风险:碰到玻璃天花板。如果公司只从向上移动的角度看待流动性,是否有空缺的职位就很重要。如果组织缺乏能调动员工担任的更高职位,或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有限,员工往往会感觉动弹不得。我们发现,93%的雇主都认为,缺乏能调动员工的职位,是人才流动的障碍。
将组织划分为纵横交错的网格,也能创造更有包容性的文化,并提升多元性。如果流动频繁,小团体与自己人对抗外人的感受就会降到最低。这也有助于留任多元人才,否则,如果只能向上流动,他们可能会对需要长久等待才释出的高层职位空缺心灰意冷。
自在面对变革。人才流动通常不受重视的最后一项原因,在于这需要频繁变革。在疫情期间,大多数公司都发现了敏捷的重要性,但顶尖公司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明白敏捷的重要性。如果员工说,变革让他们应付不来、精疲力竭,或是破坏日常工作的稳定,他们很可能就是在低绩效组织工作。高绩效公司的员工,不只更有可能认为变革很正常,其实还可能认为这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但他们通常把变革说成一种机会。其中有些组织甚至会定期发动变革,根据的理论是,持续变革实际上能提高生产力。
人才流动的积极文化,有助于尽量减少自满,并创造一个健康变革的环境,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能因应意外情况的敏捷环境。如果你有兴趣提升敏捷度,现在就是时候,推动一些健康的内部人才流动,并在整个组织中创造更多人才磁铁。
4287
2023-02-02
7691
2023-11-07
378
2019-02-27
2126
2022-06-15
2435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