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面试没录取好挫败…找工作像网络交友,回顾5重点,有助找到更适合工作

面试没录取好挫败…找工作像网络交友,回顾5重点,有助找到更适合工作

 

面试没成功其实就像网络交友,只代表这次没有配对成功,求职者当下状态与雇主当下的需求或是状态,无法有最适切的搭配,背后有众多变因都并不是求职者能知道的部分。在回顾没那么成功的面试经验时,或许可以尝试思考5个重点,目标锁定在找到适配的工作,而非最好的那个工作。

 

最近收到读友的来讯,询问关于面试屡次不成功而感到挫败,仿佛陷入轮回地狱,让我也不禁回想起自己以前的面试经验,也思考着面试之于求职者与面试官的意义是什么。

 

面试,的确是职涯上每个人必经而痛苦程度或许也数一数二的考验。想像着把自己最自豪的工作经历和资历,包装在一页篇幅的简历里,或是满满条列工作成果,图文并茂的筑招网档案上,还根据喜欢的工作,撰写了情意真挚的求职信,小心翼翼地投递给潜在雇主,希望只有15-30秒审阅简历的HR能够垂青自己的简历,顺利进到面试关卡。

 

好不容易简历获得青睐进入面试关卡,求职者像是恐怖情人一样,找遍了面试公司的大大小小信息,浏览了已经在这家公司任职的人,甚至是可能的面试主管的筑招网档案,也参考了过去曾面试过同家公司的人的经验分享,深怕自己漏掉了任何关于潜在工作机会可能的细节。

 

然而,走进面试现场或是打开手机面试镜头的那刻,又好像是赴约盲目约会,求职者尝试着在20-30分钟时间里,表现出自己最体面、最健谈与最知识渊博,以及对于职位充满兴趣与向往的那一面。同时,求职者也必须接招对面那个素未谋面的人,给予自己最尖锐、直击内心甚至质疑的提问,仍旧必须保持风度和微笑,希望能在这样的张力当中依旧不落下风。

 

有人说,找工作很像网络交友,而面试就是跟网友见面,这其实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每一个面试都是代表求职者的简历(相当于交友的个人档案),获得青睐才进入了面试关卡。交友需要看感觉,而面试或许也是,但说来面试更像是核对彼此认知跟价值观的过程。更像是你跟对面的潜在对象,跟他/她背后的大家族(既有的工作团队成员)进行面试,像是找寻可以完整图象的一片拼图,或是拿着一个已经装了菜的餐盘,在选择合适放进餐盘里的菜。

 

而面试没成功(我们不称为失败),其实也像交友一样,只代表此次没有配对成功,求职者当下的状态与雇主当下的需求或是状态,无法有最适切的搭配,而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有技能、经历、现有团队组成、薪酬、需求迫切度与其他求职者条件评价等种种考察,而这些众多的变因都并不是求职者可以知道的部分。

 

在回顾自己或许没那么成功的面试经验时,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思考以下几点:

 

一、面试官提问所关注的面向:

 

无论是问过去的工作成果、前任或现任公司,或是关注某个职位需要的经验或技能,都是面试官在替潜在工作机会与现有团队,去筛选出合适的技能与成员,而提问的面向也代表着面试官最看重的部分。

 

可能有少数的情况是,面试官面对来自同行业知名的大企业的求职者,有种想要打探对方公司内部信息的动机,但更多的情况是,面试官是手上拿着餐盘,在有空间与价格限制的餐盘里,去挑选着下一道菜该选什么放入餐盘中。

 

二、面试官提问时所展现出的感觉:

 

面试也像是相亲,是真实配对技能、经验、价值观与期待的过程,而面试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无论是亲切、友好、好奇、尖锐、质疑、挑战,都可以代表着面试官心中所抱持的想法,而或许也展现了面试官更深切的忧虑。

 

无论是担心求职者从大公司跳到中小型公司的动机、对于求职者过去工作成果无法说明更多细节的质疑,还是对于求职者能否融入现有组织文化跟团队?直面面试官的质疑(忧虑),让面试官觉得自己的情绪有被理解,或许更是求职者需要在当下或是事后回顾过程时,仔细去推敲的环节。

 

三、面试时双方互动时,你所感受到的感觉:

 

面试官在找人,求职者也在找合适工作和团队。求职者在面试当下所体会到的感觉,能不能跟面前这个可能的工作伙伴合作?沟通是否顺畅?双方是否都有类似的价值观?对于工作成果的认知是否一致?这些都是求职者可以在面试时去试水温的部分,毕竟求职从来不是要找最好的工作,而是最适合的工作。

 

四、面试后的联系积极程度:

 

就像是网络交友约出来吃饭后,是否有第二约、第三约,面试后的双方联系密切程度,也代表了求职过程推进的进程。当然,有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像是求职公司内部因为组织调整或是用人单位考察,而将职位关闭的可能,但在面试后维持一定程度的联系,或许也是判断自己表现或对方用人需求紧急程度的考察。

 

五、面试后的自我精进:

 

面试毕竟是发生在只有少数人的空间里,而我们也无法有上帝的全知的视角,观看着自己的表现以及整场面试当中的化学变化。在每次面试后,或许可以记下面试时所被问到的问题、自己的回答,甚至也记录那些无法即时响应,或是感到不自在的那些时刻,去观察自己是不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特别是面试的紧张状况下,是不是会有一些习惯的响应模式,导致没有听懂对方说的话,或是没响应到对方想了解的重点。

 

而针对下次面试可以优化的部分,更建议可以找人一起练习,而且最好是愿意对你讲真话的人。无论是职涯前辈还是猎头顾问,就像是重训时有专业前辈指导和陪伴,接受指导的人可以了解自己哪些施力点、哪些动作需要加强,也可以避免过度负重造成的运动伤害。面对面试这种往往无法从旁观看或参考他人临场实际经验的互动,或许会更需要客观且专业的眼光,去提点求职者可能会不小心踩进而不自知的误区。

 

面试,其实就跟任何日常的人际互动一样,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生长背景、职涯历程甚至是个性迥异的人,而每一次的面试,其实都是找寻可以一起并行一段职涯路伙伴的过程,求职者是这样,面试官也是。

 

与其把面试当作一次次考试,倒不如看作一个探索与建立关系的机会,让面试成为自己开展关系的敲门砖或是试纸,目标锁定在找到适配的工作,而非最好的那个工作。毕竟,要是职涯路径的目的地不相同,勉强结伴同行,或许只是让双方都去不了想去的地方,而及早发现且停损,都会好过上了一台错的车,而幻想最终可能会绕道抵达想去的目的地。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