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如何挑选最佳Offer?学会iPhone产品设计思维,就能正确分析

如何挑选最佳Offer?学会iPhone产品设计思维,就能正确分析

 

摘要

1.选择Offer可以用产品设计的思维框架来思考,共包含点、线、面、体4个维度。

2.点是指个人的职务能力,能否适任该职务;线是个人职务技能的延伸;面是个人能否整合人脉、资源到工作上;体是看职涯、产业与公司的发展前景。

3.Offer提供的福利犹如赠品,我们不会因为赠品而决定购买一项产品。

我曾在一家新创公司担任监控软件的产品经理,有5年的经验,换工作时在2个Offer间抉择,也给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一个呢?

 

A公司

同是监控产业,有上市的大公司,是昔日的产业大咖,在上一代监控设备产品中赚了很多钱。但公司没有跟到市场技术转型,因而节节败退,不过在旧有市场还是有基本盘。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找我吃饭,很有诚意邀请我负责公司强攻新市场的转型产品,担任主管职,且月薪比我当时的薪水多1万5000元,配股10张,年终红利依照绩效另计。

 

B公司

知名品牌厂的网路通讯部门,也是上市公司。他们希望推出一款新的摄影机,以进入家用IoT市场,但薪资方面因为公司有规定的对照表,,以我的学经历,薪水比A公司少1万2000元,等于我转职薪水只加3000元,年终红利依照绩效另计。职称是产品专员,非管理职。

 

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一个?

我抉择了很久,A公司薪水比较高、老板器重、也能累积管理经验,但是以我在监控产业的认知,我估计该公司在监控领域没什么机会,对于新的产品也不乐观,这是一个正在下沉的产业与被拖着往下的公司,公司是不会倒,但要翻身很困难。

B公司整体薪资条件远低于A公司,职称也不好,但是公司在成长,而且IoT产品是一个有机会的产业。

 

于是我选择了B公司,之后怎么样了呢?

B公司的职称与待遇虽然还好,但我最惊讶的就是,每天都有许多晶片厂、供应链大厂的经理、副理约访,跟我介绍业界最新的技术,希望我采用他们的产品,简直就是一堆大神免费教我产业最新的知识。

公司在经营硬体产品上也有一套方法,让我在通路、库存、开发的流程中收获很多,连我的LinkedIn也开始有非常多猎头对我兴趣,这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虽然待遇还好,但因为公司跟部门都很赚钱,尽管我的产品还没做出来,还是拿到不错的分红,整体薪水一下子就超越A公司了。

至于A公司,新产品还是没打出名号,之后就没有再崛起,股价一落千丈。我在想,如果我选择A公司,扛着正在下沉公司的转型重责,应该会非常辛苦,而且薪资与股票虽然较高,但股价下跌,只是梦一场,分红的话,公司业绩没有起来,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分红,我有点庆幸我选了B公司。

 

用产品思维思考职涯策略

其实当时的思考架构没有事后看这么清楚,反而是在多年后,我在商业思维学院,协助许多同学解决职涯问题,更有做产品的思维后,才发现选择Offer可以用思考产品框架的角度,思考职涯策略,也就是不只从「点」来看工作选择,还要思考「线、面、体」,以下一一介绍。

 

点:职务能力

产品存在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能满足单点需求,才会有价值,才能存续下去。放到个人的职涯选择,就是你的「能力」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职能上能否胜任、表现得好,为你带来薪资的报酬。

但是只有「点」很强是不够的,对产品来说,顾客很快就会习以为常,转眼间竞争者就会来抄,竞争无止境,所以需要延伸到「线」思考。

 

线:延伸个人职能

以企业角度来看,就是「产品组合」,例如:苹果公司推出iPod大获成功后,又推出iPhone、iPad、AirPods等产品。以人来说,就是「技能组合」,一个会专案管理的PM,和一个会专案管理、产品设计的PM,后者的竞争优势及议价能力就会高得多,如果又有行销的思维,那就更抢手了。

要注意的是,这边的线,是「串联有关系的几个点」,才能从同一个方向强化企业优势,因此Apple不会做完iPod后就马上去做汽车。虽然现在在研发了,但已经是Apple推出一系列电子消费产品,市场发展接近饱和,才开启第二曲线的另一种思维。对个人而言,虽然投资策略分析在市场上也是个重要的高薪职位,但我不会学了产品设计之后,就去学投资策略,这2者没法连结,就还是2个点,无法发挥效果。

B公司让我在产品管理的认知上增加了「硬体」这个维度,我从过去的经验中,对照出软硬体开发的不同,我学到硬体的开发流程与库存管理,也从业界的许多资源中快速的成长,也赚到大公司的工作经验,补足我之前在新创以外的资历。

 

面:整合人脉、资源的能力

然后看「面」,指的是供应链与生态圈,苹果会强,还有2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供应链管理,一个是App Store。iPhone的销量带动「苹概股」崛起,这些苹概股从苹果身上赚到钱、也赚到名声,它们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帮助iPhone持续成为有领先技术的产品。

App Store也是,iPhone的高市占率成了App Store中,众多产品强大的扩散通路,App Store上丰富的软件服务,也形成了一个「生态系」。这些App服务靠Apple的市占率,接触到使用者,快速成长,而Apple也因为这些服务厂商,增加了使用者买智慧型手机的价值。同时,增加转换的Android的成本,形成了一个壁垒分明、互相依赖的生态圈。

对个人而言,就是你的「串联能力」,你的经验能不能整合人脉资源,为公司开创新的方向,或带来新的资源?

为什么许多资深业务或是商业开发,能够成为公司的领导者?因为他们能串连产业资源、人脉,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为什么有些部门主管节节高升?因为他有能力,又有人缘、能结盟,推动事情效率高,在公司内就会被高层识为领导者。

 

体:职涯、产业、公司的发展前景

最后,随着Apple、Android阵营及各软件服务兴盛,推动「体」的变革,市场趋势快速往「行动化」走,使用者也转向在手机上完成各服务,更推升了手机产品及软件服务的价值,而iPhone的销量与营收也跟着「体」节节上升,屡获新高。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A公司很难再起的原因,因为它想靠「点」——新的产品,扭转在线、面、体的劣势,这非常困难!转换到个人,公司想要把产品这个点,压在我这个单点身上,希望我的加入可以改变,风险其实也是超高。

从个人而言,这就是「选择战场」的重要性,如果选泽正在下沉的产业,无论个人多努力,就好像搭到往下的电扶梯,只会跑得很累却没什么效果。但是选择正在成长的公司,就像坐到往上的电扶梯,就会是加乘效果,整个产业都在帮你赚分红,所以记得要顺势而为!

这个「体」除了「产业」外,还包含了「职涯」、「公司」。

虽然说行行出状元,但很残酷的是,不同的职务是有天花板的。公司柜台的总机,和产品经理,就算一样努力,甚至可能总机也很有辨识客人、服务客人的能力,可能对人的记忆力与协调能力还比PM好,但薪水天花板的差距就是非常大。

另外,同样的能力与职缺,外商公司与本土公司之间相比,薪水可能就是差一大截。能力一样,但结果不同,原因就是「选择的战场」不同。

所以我认为选Offer要先选择职涯、再选择产业,最后选择公司,而选择的角度,就从点、线、面、体4个维度来看。

 

至于你说公司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对我而言叫做「赠品」,你不会因为赠品而决定要买一项产品吧?那为什么会为了几天福利假、有没有咖啡和零食,而选择一间公司呢?能力足够的你,完全可以靠分红或薪水自己再去买。

以上,总结成这2段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