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抱病上班才是负责?身心俱疲的你为何不敢请假原因曝光

抱病上班才是负责?身心俱疲的你为何不敢请假原因曝光

  还是高中生时,一碰到不想参加的活动或自己心情不好,总会想尽方法买通老妈请病假,让自己躺在客厅的沙发暗爽逃开上学的压力,然后第二天生龙活虎地出现在教室,身心俱疲的你为何不敢请假原因曝光。

  现在自己当了个成熟上班族,失去了买通老妈为自己请假的特权,即使碰到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或心情糟到提不起一点精神上班的时候,还是不免在心裡上演一场今天上不上班的小剧场,最后臣服于工作责任感,不怎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办公室。

  高中时候请了病假待在家裡的我被登记为缺席;而现在,即使身体不舒服或出现情绪困扰,本来可以请假却还是决定上班的我,会被归类为假性出席。说穿了,假性出席就是抱病上班。

  拚了老命的责任感 恐导致情绪耗损

  假性出席曾被认定是杰出的出勤表现,在那样的时代观念裡面,只要员工出席上班都算是好事,至于身体或心理状态是否出状况并不是那么重要。随着时代演进,在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安全受到重视的现在,假性出席开始不被鼓励,大家开始看重这样行为背后的负面影响。

  假性出席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员工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或休息而导致病情加重,然后牵连出日后更多的请假缺勤。另一个负面影响则是会引发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所谓情绪耗竭、情感隔离、成就感低落等工作倦怠。长期而言,这都不是员工、员工家属、主管、同事、公司所乐见的。

  我们早已习惯了尽忠职守、敬业乐群、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责任观念,也被培养了坚毅、刻苦耐劳、敬业的自律修养,这些观念和修养让我们不惜代价勤奋工作,有的人总是等到主管离开办公室才敢收拾好东西下班;而有的人坚持工作到最后,然后还为了成为最后一个关灯的人沾沾自喜。

  选择假性出席的人,会觉得缺席是不负责任的,不仅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负荷,还会增加主管管理层面的困扰,甚至威胁到自己苦心在团队中经营的人际和谐。对他们而言,自己是要对部门的绩效、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声誉负起责任的。不过,区区一次病假真的会产生这么多灾多难的影响吗?

  假性出席 不安全感在作祟

  不安全感让我们忽略了「生病在家休息」的避险模式,然后启动了「再不舒服也要上班的」的风险模式。当工作负荷越重、工作的要求和替代性越高、经济仰赖薪资的程度越大,担心失去工作、升迁、经济来源的不安全感越严重,我们就越容易做出假性出席的决定。

  在另一方面,薪资动机也推动了假性出席的行为。病假半薪的制度容易让想请假的人裹足不前;严格或惩罚性的考绩制度也容易让人打消请病假的念头或是降低请假的意愿。对于每月底或月初帐户余额低于3位数的人而言,半天的薪水可是好几天的生活费,而考绩评比少了几分或是降了1级,则表示苦等一年的年终奖金可能会少了1个零。仔细想想,这还真有点兹事体大。

  逃避家庭衝突 工作竟成避风港

  真的有人宁愿上班也不愿意待在家好好休息吗?国外一个讨论家庭、工作衝突如何影响假性出席的研究发现,办公室反而是躲避家庭衝突的避风港。也就是说,越不满意家庭生活或是越厌烦某个或某几个家庭成员的人,越可能忽略自己的身心警讯而提着公事包上班。

  同样的研究也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比较少做出假性出席的决定。这不是说女性比男性更不在意升迁、薪资、年终红利、职涯发展等,而是表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所扮演的双重社会角色促成了请假的动机。对女性而言,工作、家庭的价值与成本是需要併行考量的。

  好吧,现在已经没有老妈出面帮忙请假,那到底是要请假呢?还是抱病上班呢?这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似乎永远没有标準答案。

  在决定请假或上班前,或许我们可以试试:

  1. 考虑一下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做出一个选择却因此放弃另一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假性出席确实会赢得外在和内在的掌声,也符合经济效益,似乎是个不错的选项,但它也让我们轻忽身心传达出来的警讯,甚至为此付出代价。我们似乎需要先做个成本分析,再做出决定吧。

  2. 累积3次就让自己请一次假

  想到却做不到似乎是人之常情,毕竟社会规则就是凡事要多方考量。既然没办法每一次都让自己享有请假的特权,那么就在心裡告诉自己:起码3次就请1次假吧。当然,一年就有3次这样的机会,你似乎不请假也不行。

  3. 趁自己还是小职员的时候,就接纳自己需要因病请假的事实

  等到哪天你成为带领团队的主管,你的团队就不会纠结今天该不该上班。这样一来,你的团队可以让该上班的上班、该请假的请假、该代班的代班,为自己做出决定。

 

相关新闻
回到顶部